共29张,另有说课稿。
《雨霖铃》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沈童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必修四)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着名词人的作品。四人中苏轼和辛弃疾是北宋和南宋的豪放派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 四人在词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这首词写的是才情卓着、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的柳永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是柳永的代表作。
教学分析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对词这种体裁并不算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必修一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善于启发,相机诱导,教学才能获得成功。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据此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诱导式教学法;
2.络收集、整理、点评材料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婉约派的主要特征;
2.了解柳永及“雨霖铃”词牌。
3.理解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