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20字。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1、 教学目标: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赏析故都秋景中的清、静、悲凉。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分析法
  4、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具特色,而秋以其独有的姿态引起了无数文人的共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马致远对秋的体会,而“看万山红遍,层林浸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是毛泽东对秋的感受,可以说,秋思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渗透于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文人郁达夫先生有什么样的秋思?
  大家打开课本第七页,我们一起来学习《故都的秋》。
  二,朗读:文章不厌百回读,美文更是如此,这是现代散文史上的一个名篇,所以更应多读,那我们今天也要在课堂上做第一次的朗读体会。
  1,范读。首先我们听一段范读。【音频文件】
  2,学生示范朗读。现在我邀请两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先请一位男同学来朗读一下,我再请一位女同学来朗读一下,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来朗读。我们给他配上背景音乐看看效果怎么样?
  3,集体朗读。好,听完了,那我们也来自己体会一下,自己来感受一下,老师挑一段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那第十一段吧。大家先给各段标一下序号,总共十四段。我们开始。
  4,感受基调通过朗读我们感受一下这篇课文的基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是昂扬还是低沉的?
  生:低沉
  师:好,这是我们的初步体会到的,那具体是什么呢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具体来分析一下。
  三,析题——故都的秋
  师:我们先看标题,作者写得是什么地方的秋?
  生:故都
  师:故都是什么地方?
  生:是北平、北京
  师:对,故都是现在的北京,在三十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