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朗读训练:学会朗读,能读出意境。
人文关怀: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
文体导学:积累优美语句,并欣赏文章美。
创意点拨:注重多向思维,发表不同意见。
[新课导入]
1、同学们,诗人顾城有一句诗让老师印象非常深刻: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来寻找光明。全诗就这一句话,却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意蕴,将人类对于光明的渴望用强烈的对比表现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童话,看看盲孩子和他的朋友影子是怎样找到光明的?
[感知课文]
2、我们先来整体感知课文,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找出写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语句,思考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内容概括故事情节。在读的过程中,大家如有问题,可以和老师交流。
3、盲孩子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起先盲孩子看不见任何东西,看不见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也没有朋友与他玩,所以他是孤独的,他的日子很寂寞。
有一天,盲孩子的影子来找他玩了,影子还带他到很多地方玩,他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他很快乐。
有一个夏天的夜晚,他和影子一起到小树林里散步,飞来了萤火虫,在影子的帮助下,盲孩子看到了萤火虫米粒儿大小的光亮,盲孩子很高兴。“他从来没这样快乐过。
但是,在回家的路上,风来了雨来了,吹灭了盲孩子手中的灯,影子也不见了。当盲孩子感到孤单时,萤火虫来了,许多萤火虫组合成的光让影子回来了,而盲孩子也在这时看见了影子,他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
后来,天晴了,月亮和太阳同时悬挂在天上时,盲孩子看见了周围的一切,这时,影子慢慢退去了黑色,变成了一个衣着美丽的孩子,他俩成了光明的孩子。
4、总结上面内容,文章的情节可以概括为:一开始,影子的生活很寂寞,后来“影子”的陪伴使他快乐,给他带来了温暖,在一个夏夜里,困境中的盲孩子得到了萤火虫的爱、影子的爱以及太阳、月亮的爱,使他复明,看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