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50字。

  《再别康桥》说课稿
  各位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是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一篇脍炙人口的诗歌——《再别康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向各位老师展示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再别康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讲读课文。文章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成名作、代表作。徐志摩一直崇尚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主张,因而它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的表现了徐志摩诗歌风格。本课是高中阶段的第一单元,学习现当代新诗和外国诗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鉴赏新诗的兴趣,丰富感情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感,提高文学素养。这是语文课程的任务。本文安排在单元第二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中国新诗史上的代表作,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是我们教学的关键。
  根据新课标倡导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三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的要求和高一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能力不强的情况下,我拟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独特意象和意境,学习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热情;掌握背诵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涌动着的激情,把握主题,理解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
  二.说教法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所以在此我将采用朗读法、鉴赏法、点拨法、讨论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欣赏诗歌。诗歌是一门艺术,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以丰富思想、陶冶情操,通过多种方式的“读”使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总之,一定要将“读”贯穿始终。
  三、 说学法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我会相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