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30字。  《声声慢》鉴赏教案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 张华英
  教学目的:
  1、在把握意象的基础上,分析意境,领悟作品的思想情感。
  2、掌握从内容上诗歌鉴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在把握意象的基础上,分析意境,领悟作品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间接抒情的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屈原到曹雪芹,历代都有不少优秀杰出的文学家。他们灿若星辰,名垂青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女词人,并在此基础上更提升一个层次,学习如何鉴赏古典诗词.
  根据你的积累经验,说说理解鉴赏一首词从哪些方面着眼?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了解词人生平,有的说要读好词,有的说要理解词句深层含义……
  二、明确学习目标:
  1、在把握意象的基础上,分析意境,领悟作品的思想情感。
  三、了解词人生平,鉴赏的立足点
  诗言志,歌咏言.诗词是作者内心的倾吐,情感的宣泄,了解词人生平,有助于词的理解与鉴赏.说说你所了解的李清照.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词被称为“漱玉词”或“易安词”。
  四、把握感情基调,饱含深情朗读
  1、听朗读,把握情感
  2、一生试读,明确,语速要缓慢,声音应低沉,表情带哀愁更好。
  3、齐读,思考:本词的词眼是什么?
  五、领会词的意象, 探究词的内涵
  作品从头到尾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愁”情的?如何表达的?明确:秋风,淡酒,征雁,黄花,梧桐,细雨。
  明确:
  A、秋风:秋风砭骨,天寒心冷。
  B、淡酒:举杯浇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伤心”泪。
  C、雁:相思,想丈夫,丈夫已逝,飘零金陵。人不如雁!例如:《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D、黄花:繁盛,无心赏,无人一起赏。
  (人):衬人憔悴,不止是“为伊(丈夫)消得人憔悴”,还有家亡国破。
  E、梧桐、细雨:梧桐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凄苦之音。
  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