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60字。
班级:姓名:
《季氏将伐颛臾》
一、必知内容
1、作者、作品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是记录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内容很广泛,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时事等方面,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和观点。全书共20篇,宋代把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2、作品写作背景: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对话。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二、识记字音:颛臾社稷虎兕柙椟
近于费相夫子萧墙分崩离析
三、成语积累:祸起萧墙:。
分崩离析:。
既来之,则安之:。
四、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
①无乃尔是过与:。②陈力就列:。
③是谁之过与?:。④既来之,则安之:。
⑤相夫子:。⑥何以伐为?:。
五、辨析古今异义
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古义:。今义:。
⑵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古义:。今义:。
⑶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古义:。今义:。
古义:。今义:。
课堂教学案班级:姓名:
《季氏将伐颛臾》
一、自主学习
1、课文围绕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2、对中心事件,孔子是如何批评冉有、季路的?他的理由是什么?
3、针对孔子的批评,冉有又是如何辩解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