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鹂》
主备课人:裴一莉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蕴涵的哲理,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哲理作一点分析评价。
2、通过本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领会学习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学习精彩的语言。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领悟文章哲理,难点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
自读讨论法、归纳法、诵读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课文:
优秀的作家对于生活和人生的关注方式是多样的独到的,有许多现代作家就是通过写鸟来表现他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老舍先生写小麻雀表现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周瘦鹃先生写杜鹃蕴涵着的是对传统习惯看法的思考。那么,孙犁借黄鹂传递的是一种怎样的观点呢?
二、介绍黄鹂:
1. 又叫黄莺,世称“金衣公主”(见课文插图),身体黄色,从眼部到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声很好听,吃森林中的害虫。从南到北,广泛分布在我国大地,是一种益鸟。(头戴黑沿儿黄缎小帽,身穿金黄闪光的“连衣裙”,裙子的下摆和衣袖上都镶着黑边。)
2. 有关黄鹂的诗句(课前要求学生查找)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从以上诗句可以看出黄鹂是春的象征,热闹的,生机的,快乐的象征,是真善美的使者!
三、引入作者:
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写了优秀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他把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他的作品以其明丽流畅、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著称,形成著名的“荷花淀派”。“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我国杰出的语言大师、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茅盾在评介孙犁时说过:孙犁有他自己的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他的小说好象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反映社会主义跃进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
以孙犁为首的“荷花淀派”和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是我国现代文学中最为著名、最有影响、各具千秋的两个“流派”。
《黄鹂》写于1962年4月,当时作者因病到青岛疗养,期间,作者感怀身边世事,写下了许多文章,本文是其中一篇。
四、检查字词:见《黄鹂》学案。
五、学生阅读课文,思想问题(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