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40个字。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语文新课标对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孙权劝学》是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文章简洁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经典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读书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孙权劝学》语言精练,是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好例子。八年级学生在经过初一的学习之后,已经初步掌握了查阅工具书和关键字词的能力,但还需进一步加强语言组织能力和理解文本思想内涵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文章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并通过朗读了解文章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文中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以培养学生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体会人物语言。
  能力目标: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分析文章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重点:1 反复诵读课文,把握文意,积累文中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运用文中的成语。2 从人物身上吸取个人成长的养料,获得启示。
  本文短小精悍,情趣、理趣盎然,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既适合于诵读,又适合于品味。学生在已积累的古汉语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理解故事内容并不难,因此可以联系过去学过的<伤仲永>来有侧重地把握,其他方面则根据学生的反应适当加以引导,从而使学生获得多种启迪。
  按照“朗读一译读一演读一悟读”的方式,让“读”贯穿课堂始终,还文言文课堂书声琅琅的本来面目,使学生在“读”中体验故事情节、人物个性。
  难点:揣摩文中人物对话,感受三人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
  疑点:作者为了突出“劝学”,对材料进行了剪辑处理。因为学生对吕蒙这个^物不太了解,所以可能会产生以下疑点:吕蒙为什么会让鲁肃刮目相看?吕蒙在历史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师在授课时要对一些历史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同时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通过扩写、补写、续写等方式,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这样,既拓宽视野、开启思维、积累素材,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良的勤学传统,受到教益,又使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与形象表现能力得到发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