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7010字。  重庆市开县铁桥中学初2011级
  10月考试初三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120分钟完卷)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喧(     )响      妖 娆(     )     田  圃 (     )
  禁gǔ              qiǎng        褓    留zh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 3 分 )
  A、昏晕    弥漫     润如油膏     迫不急待
  B、喧嚷    凄青     一代天骄     蛐 蛐
  C、闪烁    妖娆     蒙蒙胧胧     草葺葺
  D、岑寂    严霜     温声细语     栖 息
  3、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整理编辑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C. 《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4.对《沁园春 雪》这首词赏析错误的选项是:(        )(3分)
  A.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是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在陕北清涧县的塬上,欣赏雪候“北国风光”写下的词。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用动态的描写,写出了山、原活泼奔放的气势。也借化静为动的浪漫想象,传达出诗人激情澎湃的情感跃动。
  C.“惜秦皇汉武……”“惜”字总领下文七句,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也定下了对这些人物评论的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评之意。
  D.“折腰”是鞠躬,折服的意思。“红装”指革命胜利后妇女们庆祝时穿的鲜艳的服装。
  5、下面语段中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4分)
  ①据记载,随着生产力,爆竹经历了爆竿、爆仗、鞭炮、烟花几个阶段。②有关爆竿的最早记载距今已有2000多年前了。《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初一,③鸡叫头遍的时候,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逐节将一根竹竿燃烧,来驱逐瘟疫和恶鬼。到了唐朝,这种燃烧竹竿的方式被人们称为“爆竿”。火药诞生后,有人尝试着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烧,渐渐代替了火烧竹子。到北宋时,民间已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烧物,还出现了单响和双响的区别,人称“鞭炮”。④到南宋初年,烟花这种更具有观赏性的燃烧物才出现了。盛极之时,可同时放烟花百余架。
  (1)第①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2)第②句句式杂糅,应删去的词语是                
  (3)第③句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4)第④句关联词不当,应将       改为                
  6、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7、综合性学习(7分)
  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某中学九年级2班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探究活动。
  (1)从下列节日中找出我国传统节日,并注明具体的时间(示例节日除外)
  重阳节   元旦节   元宵节   母亲节   清明节
  国庆节   中秋节   愚人节   感恩节   端午节
  [示例]清明节——农历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