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由于一直带毕业班,对于第一册语文教材和初一学生,我都有一种陌生感。我用了整整一个学期去感受、适应、琢磨,终于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悟。现在把它写出来,求教于大家。<br>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初一学生刚刚从小学升上来,对许多陌生的科目很感兴趣。相对而言,语文就像半老徐娘,姿色已减,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初中学生往往喜欢条理清晰又能动手操作的课程,对于语文的背诵记忆头痛不已。因此初一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那我们许多后期工作都将成为空中楼阁,语文课甚至会沦为其他学科任意侵略的殖民地。<br>
教材已经在这方面动了点脑筋。第一册前两单元安排“美好的思想感情”“富有表现力的祖国语言”就是为了让学生领略语文的美妙之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惜的是,这两单元选择的课文时代感不强,趣味性不够,难以达到它的既定目的。<br>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花功夫。<br>
一、充分挖掘课文的兴趣点,让学生领会课文本身的乐趣。《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文的说教味较浓,学生一般不会很感兴趣。但如果教师读过《周恩来传》,在上课过程中能有机穿插一些有关周恩来的奇闻趣事,学生的兴致就会高许多。《笑》是一篇科普小品,又是课内自读课文,许多教师都会认为上这种课文不仅枯燥无味,而且徒劳无功。我在上这篇课文时,设计了两个环节,让学生开心地笑了一回。一是让学生车轮式朗读课文,一旦发现读错,就用笑声把他(她)轰下去。一是让学生描绘班上同学笑的不同姿态、不同声调,再用形象的词语对它们加以归类。在学生后来交上来的随笔中,有许多学生都写到这节课,说他们在这节课里感受到了轻松、惬意,学会了观察身边的老师同学,还学会了模仿课文语句来描写老师同学的“笑”。既有趣又有意义。<br>
二、适时补充一些内容有趣、深浅相当的课外篇目。如果学生一学期只能捧着一本语文课本左啃右啃,势必造成语文教学的效率低下,还会让学生对语文课兴味索然。现在有许多教师都认识到了阅读量太小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有的教师尝试着为学生编教材,这样做对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时间精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多数教师还无法完成这项工作。也有许多教师用大量的阅读题来填充语文课的空白,他们认为这既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又能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孰不知许多又偏又怪的阅读题会让学生望文生畏。我的做法是根椐单元要求,每单元补充一到两篇短文。这些短文可以是现代文,也可以是文言文;可以是经典,也可以是时文,没有定则,唯一的定则是要让学生喜欢。学法以朗读和赏析为主,尽量不用刁钻的阅读题考学生。<br>
三、组织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初一的学生很好动,他们难以适应长时间被动地接受知识。我们语文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来组织教学。在这一学期,我利用三种不同形式组织了许多次活动。一种是在传统的讲授课程中穿插活动,如在学习《百草园》时让学生上讲台表演捕鸟经过,学习《渔夫的故事》时让学生表演渔夫与魔鬼的争斗。二是隔周上一节语文活动课,有朗读比赛、演讲比赛,也有猜谜、对对子之类的游戏,还有脑筋急转弯、续故事之类的活动。这些活动既是语文课的调味品,本身的语文营养也很丰富。三是组织了一次以“秋之韵”为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其中包括字词学习、名篇诵读,辩论赛和长文写作。<br>
四、多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人从事一项活动,体会成功的机会越多,其兴趣就会越浓。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在课堂上用各种不同的语气表扬学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另外,在活动中获胜的同学也能体会成功。把优秀的书法练习张帖出来,朗读学生佳作,推荐学生习作发表都能给学生以不同的激励。<br>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