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10字。

  《雨巷》教学设计
  安徽省砀山中学
  教学关键词:理想,寻找,忧伤。
  一、指导诵读。
  1、要给学生示范,无论如何教师自己首先要敢于张开嘴,无论能否做到最好,但自己一定要“躬亲”,偶尔的使用名家录音是有必要的,但大多数时间要自己来,和学生一起成长。
  我要求自己90%以上的课文由自己范读。
  2、要给学生时间,特别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因为是高一,再加上大多数同学来自农村,我在课堂上要花去二十分钟的时间给诵读,我称之为铺垫,上来就让他们谈感受,分析意象,有点空中楼阁的感觉。
  3、方法要灵活多样,要给予指导。
  在朗诵《雨巷》前,要让学生先理解它的感情基调,我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江涛有一首改编自戴望舒诗歌的歌曲《雨巷》,我找来放给学生听,他们一下子全明白了,歌曲比较欢快,而原诗是忧伤而低沉的。
  二、内容赏析:
  在问题设计上,我采用一竿子到底的方法,让学生直接触及诗歌最本质的问题。
  1、作者所要传达的他自己的心愿就是作品中的一句诗: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2、作者为何希望――逢着一个姑娘?也就是说诗人的希望为什么与“姑娘”意象组合?
  明确:从《诗经》开始,相思、求索主题就与“伊人”意象联系在一起了。“在河之洲”的“窈窕淑女”, “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都是用来表现爱而生思,思而不得的思想情绪和精神状态的。
  一般的诗人,在理想和抱负都破灭的情况下,总要追问一些原因,向社会,向祖先,向苍天。追问不到答案时,最后向女性求索。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