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60个字。

  《陋室铭》学案
  义井中学禹秋生
  教师寄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研读课文,理解主旨,领会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培养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
  学习重点:朗读、背诵课文,了解作者描写的“陋室”的环境和生活,理解作者的抱负和情操。
  学习难点:认识评价课文“陋室”不陋的说法。
  学习过程:
  一、读顺读懂课文,积累字词。
  1、读准、读顺:初读课文,圈画生字、多音字。
  A、给下面的字注音。
  馨()鸿()儒()牍()
  2、读懂:译文,不懂之处先圈画出来再与同学交流解疑。
  B、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
  (1)有仙则名()(2)惟吾德馨()
  (3)无案牍之劳形()(4)往来无白丁()
  C、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大意。
  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铭是古代用来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的一种文体。
  1、作者用哪些句子描写陋室的?指出自己认为是文章主旨的句子。

  2、你认为陋室是什么样子的?试用几个词或句子说一下。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作者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作为文中结尾,其用意是什么?
  四、与作者对话,理解一种情怀,走进一种境界。
  1、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抱负和情操?


  五、拓展延伸
  1、“陋室”简陋,却因其主人“德馨”而不陋。从刘禹锡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怎样看待“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呢?


  2、你还知道刘禹锡的哪些诗文?与同学们交流交流。
  六、课尾检测
  1、重点词语解释。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灵:()
  (2)斯是陋室斯:()(3)惟吾德馨德馨:()
  (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乱:()
  (5)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劳形:()
  (6)何陋之有?何:(       )  
  2.解释古今异义词。
  无案牍之劳形古意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笑有鸿儒交通:古意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