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00字。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过程:
  导入:古之文人雅士,每当登高望远,必有所触动;每临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湖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由此形成了中国诗词王国里的一朵奇葩——怀古诗词。宋代文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让世人传唱。
  本课地位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既是苏轼的代表作,又是豪放派词的主要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怀古词作,借咏史抒发对建功立业的景仰和壮志难酬的愤懑,胸襟豪放开阔。从章法上说,词的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通过对本词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豪放派风格的文学作品以及以后进行诗歌鉴赏的训练。
  《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我们确立这样的教学目标:了解苏轼和豪放词的艺术特点;通过朗读、背诵,把握作品的意境;通过学习,认识豪放派的艺术风格;体会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梳理积极的人生观,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为:词作中名句的积累。体会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豪放派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为:引导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背诵该词。同时反复诵读,理解作内容,品位、感悟豪放派词的风格特点。理解“人生如梦”。
  学情:
  高二学生阅历浅,学生几乎没有登山观海的经历,如不引导,很难体会苏轼面对滚滚大江的心情,因此要通过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鉴赏—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对此,针对教学重点主要采用了诵读法、分析法、讨论法,针对教学难点主要采用合作探讨式教学法,而对于诵读部分则采用想像法。
  学习方法:赏析是诗词学习的能力指点,比较是诗词学习的迁移提升,而诵读则是诗词学习的核心环节,在课堂上安排以下三个步骤的学法引导。
  1、运用诵读法,感受词的语言和意境。
  2、运用分析法,掌握词风特点。
  3、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理解作者的“人生如梦”。
  下面说下我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泛读,了解背景
  学生自由朗读,揣摩作者的情感。(以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为背景音乐)
  请学生自由谈论对苏轼的生平情况及对其的认识和看法。然后老师总结,归纳重点,并介绍本首词的创作背景: 
  (二)、朗读,感受意象
  播放名家朗诵,想像滚滚长江的画面,让学生初步感受本诗雄奇壮阔、气势非凡的意象。
  之后让全班同学集体朗读。并思考:题为“赤壁怀古”,本词描绘了赤壁哪些景观,这些景物有何特点?思考为什么不写长江平静之景?
  (提示: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千堆雪。作者抓住了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基调:豪迈、奔放 )
  (三)、研读,探究情感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的诵读全词。然后自由讨论如下问题:
  1、对活动在这里的英雄人物,作者具有怎样的情感?
  提示: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这些英雄人物现在又在何方呢?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锦绣河山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诸多的英雄人物中,作者为何要选择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思考把周瑜换成孙权或诸葛亮好不好?理解写周瑜形象的作用,体会用典的贴切。
  提示:虽然三国时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但只有周瑜符合作者的审美要求:婚姻美满、英俊潇洒、少年得志、功成名就,于是作者选取了周瑜的三个方面“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便把一个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写得形象生动。在周瑜身上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同时也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