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640字。

  专题六   文言文翻译
  专题指导
  一、考纲要求
  近几年的《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一个常规题。它是最本质、最综合、难度最大的一种考查方式,能最大限度、最真实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同时,考生在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因此,它又是检查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较好方式。
  高考试题中的翻译语句一般处在Ⅱ卷起始位置,语句来自Ⅰ卷的文言文阅读文段,分值为十分。
  翻译,是以全面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为基础的,翻译时要“字字落实”准确到位。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实词、虚词的用法与意义,找出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活用词等,并作准确解释,还要注意特殊句式和句子的语气。
  句子的翻译一般有以下几点要求:
  ⑴做到基本要求:信、达、雅;⑵准确理解重要实词、虚词;⑶理解全文及局部意思;⑷补充省略的内容;⑸还原特殊句式;⑹对人称的把握;⑺注重直译;⑻字字翻译。
  二、命题特点
  与最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相比,2010年得文言文试题从文本选择 、题型题量 、设题角度及要点等方面都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高考试题中较为成熟,稳定性高,最具信度的一部分。
  从2010年的18套试卷也表现出了一种共性特点,体现了一定的趋向性。从文本的选择来看,18套文言文试题体裁以史传类作品为主,有15套试卷考查的是人物传记,大部分人物选自《明史》或《宋史》。这类作品以写人写事为主,故事性强,情节相对集中,人物性格分明,词语不要求藻饰,大都是比较浅显的文言文,考生读起来难度较为适宜。
  从文言文翻译的设题形式来看,这几年,文言文主观题设题形式稳定,一般是从文言语段中选择两处或者三处,以主观题的形式要求学生翻译。当然,还有少数省份的试卷考查了学生对文言短文的断句能力。翻译试题往往从实词 、虚词 、词类活用 、句式特点以及对文章的理解等多个方面对考生进行考查,并能够考查考生深入认识文本的能力,文言文阅读综合素质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文言文翻译的赋分方面,分值为10分。但也有一些变化,如北京卷,分值加大,变为15分,文言文翻译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考查考生结合文章观点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看法的思维能力,也附带考查考生的断句能力;再如重庆和广东卷,将文言文翻译和文言断句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体现出考查的综合性,在分值上保持为十分。
  三、复习建议
  1 、熟悉文言文试题的选文体裁。
  加大人物传记类作品的训练力度,及时总结做题方法,同时兼顾其他体裁,像诸子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