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10字。
八年级语文讲学稿
姓名 编写人:董洪 审印:
审核: 苏威 课型:讲读 编号:502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思路。
2、 掌握空间顺序的说明方法。
3、 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精品的“奇巧”。
教学时数:两课时
一、 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说明文《核舟记》,看看作者是如何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核舟的形状和描述舟中人物的状貌神情的?
介绍作者:魏学伊 ,明代人,字子敬,著有《茅檐集》。
《虞初新志》,清代张潮编辑的小说集。
二、 检查预习:
1、语音
洢(yī) 器皿(mǐn) 罔(wǎng) 贻 (yí) 八分有奇(jī ) 轩( xuān) 箬( ruò) 糁 (sǎn) 髯 (rán ) 衣褶( zhě) 袒 (tǎn) 诎 (qū ) 髻 (jì) 壬 戌 (rén xū) 甫 ( fǔ) 篆章(zhuàn)
2、重要词语:
明有奇巧人( 特别手巧 ) 罔不因势象形 (无不 )
石青糁之( 涂 ) 其两膝相比者 ( 靠近 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珠可历历数也 (清清楚楚 如“历历在目”)
其船背稍夷 (平 “化险为夷” 的“夷”为“平安”)
钩画了了 ( 清清楚楚 今有“清晰明了”)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挑选 )
3、通假字:
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 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诎右臂支船 (“诎”同“屈”)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同“父”)
4、古今异义词:
可 古义:大约 许 古义:左右
今义:许可、可能 今义:表许可
尝 古义: 曾经 曾 古义:竟然,还
今义: 尝试、品尝 今义: 曾经
比 古义: 靠近
今义: 比较、比赛
三、 理清课文思路。
1、 核舟的雕刻者是谁?哪一个词概括了他的雕刻艺术的特点?
——“奇巧”,下文紧扣“奇巧”说明作品。
2、 那么,王叔远手艺的奇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能以径寸之木为……各具情态”。具:具备、具有。
3、 王叔远雕刻的艺术品的名称是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