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20字。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的时间应该算是入冬了对吗?可是最近的天气却让人感觉秋的尾巴还留在这里呢。说到秋,它的魅力总能吸引古今的无数文人墨客。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同学们不妨就你们所学所知的咏秋的诗文略举几例:
生:《沁园春•长沙》
《天尽沙•秋思》
刘禹锡
可见,人们或哀秋怨秋,或多喜秋颂秋,都能让秋尽显风流,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郁达夫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二、作者简介
说到郁达夫,我们可能不太熟悉,请同学们看课文的注解1给了我们哪些信息(生答):浙江人,现代作家,爱国文人,代表作小说《沉沦》。
三、整体感知
师:郁达夫虽是浙江人,曾经却在北京大学教过书,题目“故都的秋”,故都即北平,那么为什么不用“北京”而用“故都”呢?一个“故”字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眷念,怀念,赞美。
师:那么让作者如此怀念的是故都的秋的什么?也就是作者心中的秋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速读课文,并且把课前预习时标记的生字词整理出来。
生:默读。
师:板书生字词,讲解。
师:现在回到我们刚提出的问题,作者一直念念不忘,不远千里要赶上北平,就是为了饱尝故都的秋的什么?
生:秋味。
师:这个“秋味”具体指什么?用文中哪几个词可以概括?
生:清,静,悲凉。
师:没错,可见第一段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生:齐读。
师: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是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集中在哪几段?可以再次速读课文。
生:破屋,天色,驯鸽,日光,牵牛花,秋草(写旁边)
生:槐树的落蕊
生:秋蝉的残声
生:秋雨,都市闲人
生:枣树
师:稍加概括,成为五幅秋景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