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50字。

  《我与地坛》课堂教学实录
  陈丹(重庆市南华中学校)
  时间:2007年11月6日
  地点:南华中学多媒体教室
  班级:高2010级6班
  (教师上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MV《妈妈》)
  上课
  (教师关掉MV,打开《我与地坛》的课件。)
  师:上一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史铁生《我与地坛》的第一部分,在学习今天的新内容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好不好?
  生:好!(众口同声,声音洪亮)
  师:文章的第一部分讲述作者在身体残废之初,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渺茫暗淡的前途,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在死亡边缘徘徊。一次偶然的机会,作者走进了一个什么地方?
  生:地坛。(有的答“古园”)
  师:对。这座与作者同样荒芜的古园映照了作者内心的苦痛,抚慰了作者迷茫的心灵,也使作者从中得到了——
  生:生命的启示。(与老师一同说出)
  师:作者在古园里用了好几年的时间苦苦思索了三个问题,大家一起回答是哪三个问题?
  生:关于死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出生、我应该怎样活。
  师:很好。对前两个问题,作者在这静静的古园里,“终于弄明白了”,于是对生与死的问题也就“安心多了”。剩下的“怎样活”的问题,地坛里的景与物给了作者有益的启示,那就是——
  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与老师一同说出)
  师:但更重要的是,在作者精神成长的道路上,一直有一双焦灼的眼睛在默默注视着他,有一双温暖的手,在暗暗扶助着他,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在时时呵护着他。那就是作者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大家说是谁?
  生:他的母亲。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看看作者是如何追思母亲,如何感受和理解母爱的。请大家浏览一下课文的第二部分,思考下面这个问题:作者在残废之初,对母亲的关爱理不理解?原文是怎么描述的?(在投影仪上打出问题)用铅笔把相关的信息勾画出来。
  (学生埋头速读课文,勾画句子)
  师:好,下面请找到答案的同学起来给大家说一说。
  生一:作者最初对母亲的关爱是不理解的,比如文章中说“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