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美读《我的空中楼阁》
 

台湾现代作家李乐薇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于感情。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收录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美文,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美读一番。
一、欣赏柔和、宁谧的画面
作者犹如一位摄影师,抓住了“我”的空中楼阁——山上的一所家居小屋及周围景物的特点,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1、色彩纷呈——美在柔和
处在“眉黛”般的山上的小屋,有“白”的窗,“蓝”的墙,有“纯绿色”的无花树作点缀。围墙内还种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等各种颜色的花儿,天空中则是“有红、有白”,“或绚烂”“或飘落”的各种云或霞。身处小屋,面临的是稻浪起伏的“绿海”,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色彩纷呈,多而不杂,美而不俗,相得益彰。青黑色的山上的小屋本是“痣”一般的深色调,但在周围各种景物的映衬下,整幅画面的色彩趋向于柔和,令人神往。
2、光影交错——美在缥缈
小屋玲珑地位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被“美而浓”的树阴笼罩起来,若隐若现,令人生出无限遐想。因为窗多,在白天,小屋的光线还是“明亮”的。而“破晓或入暮时”,因只有一片“微光”,又呈现出一片柔静与宁谧。尤其是“灿烂的万家灯火”亮起时,小屋在“疏落的灯光”下,更是由白天的“清晰”转为夜晚的“朦胧”、“虚无”、“缥缈”,这时的小屋,与山、与周围景物的关系更为亲密,仿佛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了。在这里,光与影谱成了一曲和谐的旋律,美丽而缥缈。
3、动静结合——美在宁谧
山本是静止的,小屋也是静态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是另一番景致。想象一下:一座“凌空而起,姿态翩然”的小屋,有着“活泼翘起”的屋檐,周围是“轻轻摇动着”的树,树上有“伸展”的细而密的枝叶,眼前是“起伏的”稻浪和“高高的”山坡,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中,出现了“身轻如飞”,“一跳一跳就跳过”山坡的“我”,那是何等的自由,何等的洒脱。更何况,每天还有“盈耳”的鸟语,扑鼻的花草树木的清香,哪里去找这样清静、令人流连的人间仙境呢。
4、虚实相生——美在空灵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实结合,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小屋虽小,花园更小,但与小屋有限的“领土”相对应的是无限的“领空”,与花园“有形”的围墙相对应的是“无形”的围墙,一实一虚,让人在小小的空间之内,不仅不觉得局促、郁闷,反而可以“游目骋怀”,有种天地万物均收眼底,皆入胸中的开阔与舒畅感。难怪作者赞叹:这里是“开放性的”。
更妙的是,夜晚时分,在灯光的映衬下,本来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小屋,变得朦朦胧胧、隐隐约约,仿佛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了。这里充分体现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随着作者的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处人间仙境,虽然每个人感受到的山形山貌,小屋的具体外观、内部摆设等不一定相同,但那种神奇、空灵、宁谧、美妙的感觉应该是共同的。如果可以,我想大家都愿意亲眼去欣赏那里的美景,亲身去体验生活的乐趣。
山上的小屋的确是美的,通过作者的描绘,我们欣赏到的更是一幅幅令人流连忘返的画面:柔和、缥缈、宁谧、空灵。
二、体会细腻、真挚的情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