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题,约5070字。
2010年学年第一学期任岩松中学高一第二次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2010.12)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共14分,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熬夜(áo) 坍圮(qǐ) 灼烈(zhuó) 扶弱济困(jì)
B.炫耀(xuàn) 肆意(sì) 嘈杂(cáo) 蝉蜕(tuì)
C.掺酒(chān) 譬如(pì) 编辑(jí) 蹑手蹑脚(shè)
D.窗槛(jiàn) 唠叨(láo) 砖砌(qì) 瞅了一眼(qi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哀怨 截瘫 甘之如饴 旁征博引
B.祭坛 朦胧 变幻莫测 焦阳高照
C.安详 禁锢 千姿百态 赏心阅目
D.车辙 憧憬 灿烂夺目 众口砾金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B.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意,讽刺地咆哮了一阵。
C.“哟,我从没听到过这么荒唐的话。”苏艾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数落她说:“老藤叶同你的病有什么相干?”
D.我们和时间如同一对伴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4.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1)她艰难的命运、 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2)我的手依依不舍地留恋罗马及后期的逼真的大理石雕刻,我的手抚摸遍了米开朗基罗的感人的英勇的摩西石雕像,我感知到罗丹的力量,我敬畏哥特人对于木刻的 。
(3)那个人东张西望,神色慌张, 十分可疑,很可能就是那个 不定而久未抓到的犯罪嫌疑人李某。
A.坚韧 虔诚 形迹 行迹
B.坚忍 虔诚 形迹 行迹
C.坚忍 真诚 行迹 形迹
D.坚韧 真诚 行迹 形迹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D.实施名牌战略,精心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是加入WTO之后,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我国各大企业相继制定的发展策略。
6.对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③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④其势弱于秦 ⑤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截哉 ⑥洎牧以馋诛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⑥/③/⑤
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④/②/③⑥/⑤
7.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来过蒙山的朋友一直惦着雨王庙旁的那棵百岁的老山楂树,还想摘几颗山楂带回去。当我们来到那棵树下,抬头看去, 。
①已不见一颗山楂,②邻近山路的枝条
③只有树梢和探出崖壁的枝条上还有簇簇红红的山楂果在风雨中摇着,
④想是被游客都摘去了。 ⑤大家因够不着, ⑥也只好遗憾地笑笑。
A.②①④③⑤⑥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①③④⑥⑤
二、现代文阅读:(共18分)
(一)阅读《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完成8—10题:(8分)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8.作者强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和写“我”对生与死的思考有什么关系?(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