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马来的雨》教案5
分类:
语文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版本:
沪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73 KB
评级:
时间:
2010/12/18 11:54:07
下载:
本月:1 总计:23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2460字。
《马来的雨》教案
【理解目标】
1、问句形式:作者从那些角度描写了马来的雨?马来雨的特点是什么吗?
陈述句形式:学生将开始理解作者分别从听觉、触觉、视觉三个角度描写了马来的雨和马来雨的特点。
2、问句形式:多角度描写马来的雨, 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陈述句形式:学生将开始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作者对马来雨的喜爱之情。
说明:全文主要从听雨、淋雨、观雨三个角度描写马来雨的动听、有劲、壮观等特点,展现了马来雨的无穷魅力。要让学生感受这些特点和魅力,理解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是基础,引导学生对课文关键语句的圈画与品读至为重要。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马来雨的深情赞美,抓住重点段落中的语句让学生反复品读,在学生、文本、教师不断互动的学习过程中,让文本深藏的内在意蕴与学生内心的感知与体验产生碰撞,从而感受马来雨的独特的魅力,也体会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圈画、品读关键语句,学生将理解马来雨的特点。
2、难点:学生将理解作者对马来雨的喜爱之情和“雨拉开的幕,是风景,也是风情。”深刻含义。
说明:全文主要内容是描写马来雨的特点,通过圈画、品读关键语句,学生将理解马来雨的特点。作者的情感蕴含在字里行间,几乎没有直接外显的语句,文末“雨拉开的幕,是风景,也是风情。”含义颇深,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确定以“雨”为线索。
师问:同学们,老师请大家猜个谜语,打一自然景物。谜面是:银线根根长又细,上接天来下着地,线长不能放风筝,线细不能织布匹。
生答:雨。(播放PPT1)
二、确定以“雨中景”为启发性论题。
师问:雨中的景致多姿多彩,那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天籁,雨以灵性传递、写照着人类与自然的情感交流,让我们在欢快的雨中节奏中,去寻找和感受那些曾经让我们为之停留驻足的雨中景。(播放PPT2)
生答:学生回答自己所见的雨中景。
三:走进文本,初步感知。(初级理解活动)
师说: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领略域外风情,去感受马来西亚雨的魅力。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4页,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选择你最喜欢的语段进行朗读,比一比,赛一赛,听听谁读得最好,让我们在聆听的过程中沉浸在马来雨的世界里。(播放PPT3)
生答:我觉得……读得最好。
师问:在朗读、聆听的过程中,与江南雨相比,马来雨给你的最初印象是什么?(播放PPT4)
生答:爽快、干脆、利落。
师说: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原来马来西亚位置近于地球赤道,故其气候为热带气候,常年炎热而多雨。降雨虽多,但雨下得骤,停得也快。因此,马来西亚是个具有永恒夏天和永恒阳光的地方,全年气温变化很小。白天虽然较热,但几乎每天午后都有一场骤雨,雨后天气转凉,故有“四季是夏,一雨成秋”之说。(播放PPT5)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马来的雨》ppt10 沪教版
《马来的雨》教案6 沪教版
《马来的雨》ppt9 沪教版
《马来的雨》ppt8 沪教版
《马来的雨》ppt10 沪教版
《马来的雨》ppt7 沪教版
《马来的雨》教案4 沪教版
《马来的雨》ppt6 沪教版
《马来的雨》视频课堂实录 沪教版
《马来的雨》ppt5 沪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