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8张。全堂课采用竞赛的形式,解释字词、翻译句子、思考问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有教案,约2310个字。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乌海市第十八中学杨楠楠
  一、教学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竞赛法,品味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检查学过的知识
  (一)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古有一人:
  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苏轼)
  现在让我们与这位大诗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板题) 
  简介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豪放派代表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苏轼、曾巩)
  (二)检查预习( 正音)
  藻zǎo   荇xìng   柏bǎi  遂sui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给生字词正音,自由朗读课文(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提示:(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在诵读声中我们与苏轼同游了承天寺,可老先生满口“之乎者也”,我们还得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3、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圈划出疑难字词;然后,小组之间合作解决疑难问题;若还有不明白的提出来我们一同解决。(板在黑板上)
  要求: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分组竞赛。
  怎么样,都知道了吗?很好,那我来考考大家,敢迎接挑战吗?
  出示幻灯片:
  抢答题(一):解释下列画线字词的含义
  (1)月色入户:(门)
  (2)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3)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4)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5)怀民亦未寝:(睡)
  (6)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清闲逸致的人)(罢了)
  (9)解衣欲睡(把衣服解开)(想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