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20字。  《春 江 花 月 夜》教案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习惯。
  2.提高学生缘景会情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
  教学重点:以读促悟,赏析本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对诗人思想情感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感受语言,整体把握。
  1.导入(1分钟)
  欣赏音乐,营造气氛。(课前)
  介绍《春江花月夜》非同凡响的文学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唐代被被公认为中国诗歌的珠穆朗玛峰,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然而,在这个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诗歌王国中,有一位诗人生平仅留下两首诗,其中竟有一首被视为“以孤篇横绝全唐”,这位诗人就是张若虚,这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领略这首千古绝响的风采!)
  2.明确学法(1分钟)
  ( 展示幻灯片1,诗歌欣赏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如何使我们的诗歌欣赏过程变得生动起来主动起来,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理 清 思 路
  粗  读 整体把握
  精  读  品味语言
  诵  读  积淀语感
  3..粗读(5分钟)
  (下面我们像往常一样开始第一个步骤:放声朗读,找出诗眼,然后理清文章思路,为赏析诗歌作好充分的铺垫。)
  诗眼:月。思路:观月明之景 → 思月中情理 → 哀月下离人。(展示幻灯片2)
  (二)品味语言,习得语感。
  (理清思路,咱们进入到精读阶段,精读要求我们必须用情用心。)
  1.教师范读,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播放音乐和画面) (3分钟)
  2.学生精读,实践以读促悟的过程。(7分钟)
  (1) 设疑:你认为该诗在写景和抒情方面有什么特色?说说自己的理由。
  (2) 要求:以讨论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认为最精彩的词句和段落品读。
  (3) 形式:分组探究。
  3.展示读与析的成果。(18分钟)
  (1)形式: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2)内容:学生的读与品。
  (3)目标:读得到位,品析得法。
  (4)评点:引导提升学生鉴赏。
  (三)习得方法,积淀语感。
  1. 总结方法,提升认识。(1分钟)
  (展示幻灯片3, 教师以板书为线索,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读”为先行:置身情境 → 缘景会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