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70字。

  《归去来兮辞》学案
  课前预习无师自通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 荒芜()惆怅()衡宇()盈樽()
  壶觞()矫首()盘桓()崎岖()
  翳翳()涓涓()
  答案:wú chàng héng zūn shāng jiǎo huán qí yì ju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息交:断绝交游。
  B.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亲戚:包括父母亲朋在内的亲人。
  C.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耕种之事。
  D.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行休:将要得以休息一下。
  答案:D
  解析:D项“行休”,将要结束了。
  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陶渊明,名潜,字渊明,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B.《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都是陶渊明的诗。
  C.陶渊明的诗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很大。
  D.“辞”作为一种文体,古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古体诗歌的一种,一种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又称赋,或辞赋。
  答案:B
  解析:B项《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是散文。
  4.填空。
  (1)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知来者之可追(2)泉涓涓而始流
  课堂巩固一点即通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悦亲戚之情话B.将有事于西畴
  C.既窈窕以寻壑D.善万物之得时
  答案:D
  解析:A项,“情话”,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B项,“有事”,文中指耕种之事;今泛指。C项“窈窕”,古指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答案:A
  解析:A项两个“而”,均表“修饰关系”;B项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后一个“之”是“到”“往”,是动词;C项前一个“策”后带宾语“扶老”,即“手杖”,故是动词,“拄杖”,后一个“策”前有一个动词“振”,故是名词,“马鞭”;D项前一个“命”后有宾语“巾车”,故是动词,“驾驶”或“驱”,后一个“命”前有“天”,故为名词。
  3.对下列句子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觉今是而昨非——觉悟到现在(归隐)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B.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刚看见自己家的房子,心中欣喜,奔跑过去。
  C.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回去吧,请让我休息,同官场上的人断绝交游。
  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富贵不是我所求,神仙居住的地方没法得到。
  答案:C
  解析:C项的意思为:回去吧,请让我同官场上的人断绝交游。
  4.下面是对文章所反映的作者的思想、生活态度分析,请判断正误。
  (1)作者归隐田园是因厌恶官场的污浊。()
  (2)作者厌倦官场生活,喜欢田园生活是他的天性使然。()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所表现的那种对田园生活的陶醉,表现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4)陶渊明在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逃避现实、乐天安命的思想是消极的,不可取的。()
  答案:(1√(2)×(3)√(4)√
  解析:(2)“作者厌倦官场生活……是他的天性使然”说法不妥。
  5.填空。
  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1段,________________。第一层,自责;第二层,自恕自慰。第二部分即第2、3段: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层,写归途和初抵家门时的情况;第二层,写回家后的日常生活;第三层,写诗人在农村的出游经历。第三部分即第4段,抒发诗人“乐夫天命”的情怀。
  答案: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写归园田后的愉快生活
  6.根据课文,联系《桃花源记》,请你谈谈作者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
  答案:《归去来兮辞》中,山气的美好,飞鸟的自由,树木的茂盛,泉水的潺潺,正是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圆满与充实。在作者心中,人的短短的一生,除了归依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到自身生命的意义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至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