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11940字。  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年    班      考号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请考生将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主观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空白处
  第I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艾滋病
  随着第十六个世界艾滋病日的到来,这个被称为“当代瘟疫”、“新世纪人类健康头号杀手”的绝症再度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它对人类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定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凸现出来。
  艾滋病发源于非洲,它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疾病。人一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就会减退,病原体以及微生物就会乘机经血液或破损伤口长驱直入;人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如癌细胞也乘机大量生长、繁殖,发展成各类癌瘤。艾滋病病毒又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呈袋状球形,直径约150毫微米,由皮肤破口或粘膜进入人体血液,主要攻击和破坏T4淋巴细胞,使T4细胞失去原有的正常免疫功能。由于HIV的攻击和破坏,T4细胞数量骤减,从而导致病人免疫功能的全面衰竭,为条件性感染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HIV携带的致癌基因可使细胞发生癌性转化,特别是在细胞免疫遭到破坏的情况下,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艾滋病的潜伏期因人而异,为6个月到14年,比一般的传染病长。艾滋病感染可以分三个阶段:最初的HIV感染,继之有的发展为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最终有的演变成典型的艾滋病。
  实验室中,已从病人的血液、唾液、眼泪、乳汁、尿液和脑脊液中分离出了艾滋病病毒,但从流行病学证据的角度来看,只能证明血液和精液具有传播作用。艾滋病的传播主要有以下途径:男性之间以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输血感染、静脉注射感染和母婴传染。此外,和艾滋病病人接触的职业人员(如医务人员、警察、理发师、监狱看守、殡葬人员),如果皮肤破损时,接触到了艾滋病病毒,则可能被感染。
  艾滋病蔓延很快,在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共有四千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但是,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加强对艾滋病的检测检疫,加强血液制品、医疗器具以及医疗垃圾的管理,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可以遏制艾滋病的快速蔓延,减少其发病率的。
  1.下列对“艾滋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潜伏期也较长的传染性疾病。
  B.艾滋病的医学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发源于非洲。
  C.艾滋病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发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疾病。
  D.艾滋病无药可治,所以被称为“当代瘟疫”、“新世纪人类健康头号杀手”。
  2.下列对艾滋病病毒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4淋巴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和血液循环系统。
  C.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人的血液和精液传播,但从唾液、眼泪、尿液中也能找到它。
  D.艾滋病病毒本身携带有使细胞发生癌变的致癌基因。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艾滋病感染者经过一定的潜伏期都会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患者。
  B.性接触、输血感染、静脉注射感染以及母婴传染等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C.与艾滋病病人接触的职业人员,如果皮肤出现破损,则可能接触到艾滋病病毒而被感染。
  D.在目前的情况下,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能有效地遏制艾滋病迅速蔓延。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少爱山水,尚嘉遁。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母终,服毕,不娶,辞家游名山,历华阴之崖,以观石室之石函。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恒著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人或酬下价者,亦即与之。后人识文,不复贱酬。食有余谷,辄恤穷匮。人有臻遗,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有猛兽杀大麋鹿于庵侧,文以语人,人取卖之,分钱与文。文曰:“我若须此,自当卖之。所以相语,正以不须故也。”闻者皆嗟叹之。猎者时往寄宿,文夜为担水而无倦色。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造之,而携与俱归。飏以文山行或须皮衣,赠以韦袴褶一具,文不纳,辞归山中。飏追遣使者置衣室中而去,文亦无言,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不服用。
  王导闻其名,遣人迎之,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既至,导置之西园,园中果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于是朝士成共观之,文颓然箕踞,傍若无人。温峤尝问文曰:“人皆有六亲相娱,先生弃之何乐”文曰:“本行学道,不谓遭世乱,欲归无路,是以来也。”又问曰:“饥而思食,壮而思室。自然之性,先生安独无情乎”文曰:“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又问曰:“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文曰:“藏埋者亦为蝼蚁所食,复何异乎!”又问曰:“猛兽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独不畏邪”文曰:“人无害兽之心,则兽亦不害人。”又问曰:“苟世不宁,身不得安。今将用先生以济时,若何”文曰:“山草之人,安能佐世!”导尝众客共集,丝竹并奏,试使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