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2张,设计注重文言基础知识。并有配套教学设计,约2210字。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执教者 杨芙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三、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读时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情感。
探究评价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评价。
四、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兴导入。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背着七个背囊赶路,这七个背囊分别装着“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他来到渡口,渡船刚开出时风平浪静,过了不久,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船家说:“客官,我的船小负载太重,你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可是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如果你是这个年轻人,你会丢弃哪个背囊?
学生:“金钱”、“荣誉”、“美貌”……
故事中的年轻人思考一会儿,把“诚信”抛进水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关“诚信”的文言故事——《陈太丘与友期》。
2、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老师指出本文应注意的字词:舍(shě) 不(fǒu)通“否”
2> 小声跟录音读,注意朗读的节奏
3> 学生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读准节奏。
4> 指名读,学生评价。
5> 把握朗读的语气:
“尊君在否?”(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句子,强调朗读时要读出什么语气,指名2个学生朗读,评价,然后强调疑问要读升调,并在小黑板上标出升调,齐读这句话.
②在小黑板上画出“非人哉!”,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句子,强调朗读时候要注意语调,由于这是骂人的话,所以要重读,而且要读出生气发怒的语气,指名读.
6> 找学生分角色朗读、齐读。(注意二人前后语气的变化)。
3、疏通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课文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