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8920字。  鸦滩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称呼的无穷韵昧   
  叶延滨
  最简化的代称是这个国家刚刚建立的时候,都叫 “同志”。需要的时候再加上前面的定语,可加上职业:解放军同志、服务员同志、司机同志。可标明性别:男同志、女同志、妇女同志们,后面的全称常在开会时用。可表明老幼:老同志、小同志。老同志一般有专指,指资历较老的老干部,小同志一般也不乱用,大多从老资格的革命家们的口中说出,有另一种亲切。
  我知道后来两种人不能叫“同志”,一是右派,大多直呼其名,但也有例外,叫先生。上中学时,学校里当了右派的老师,不叫老师,就叫先生。在那时,大概以此表明这个人与旧社会有某种关系,叫起来也就有了回到旧社会的感觉。我读初中时,一个刚从大学分到学校的历史老师,高高瘦瘦的年轻人,学校让我们叫他“何先生”,听起来好像他是“五四运动”中的一员,因为他第一课就讲“五四运动”。不能叫同志的第二类人是犯人,犯人不能把管教人员喊成同志。我一个同学,“文革”中蹲了两年班房,他告诉我在里边称管教为“政府”。见了面喊:“报告政府!”听完训说:“谢谢政府!”牢房里“张政府”和“李政府”地叫,现在回想起来这叫法的毛病不小。好像现在不能这样叫了。
  “文革”期间,阶级觉悟都高,不仅犯人不准乱叫同志,大街上陌生人打招呼,也不轻易叫同志,叫师傅的多,显得客气,又不涉及立场。当时我还是个中学生,听见一些口号,总是弄不明白。比方说伟大领袖说“敢把皇帝拉下马”,我就没想明白:“早没有皇帝了啊要有的话,皇帝是……”后来又说,要警惕睡在身边的赫鲁晓夫,我也没想明白:“睡在身边的只能是老婆,怎么会是个男人呢”后来才知道,皇帝是代称,专指另一位领导,赫鲁晓夫也是代称,与睡觉没有关系。
  “文革”时期是个代称漫天飞的年代,各类代称可以成立一个研究所来专题研究。比方说领导层的就有:黑帮分子、黑线人物、走资派、三结合对象、军代表、工宣队……说群众的有:红五类、黑五类、保皇派、可教子女、摘帽右派、三种人、变色龙、小爬虫……说事情的有:三支两军、大串联、二月逆流、九一三事件、五一六通知……就连报刊上发表文章的大笔杆们也不用真名实姓:梁效、石一歌、齐卫东之流满天飞,明白者知道是在抬轿吹喇叭,老百姓不知道是哪个文人坏了良心。我想,还是趁经历过这场浩劫的人还活着,把这些代称后的事情弄明白,否则,再过些年头,这些代称所标示的“文革”会成为一个历史大迷宫。不是我多虑,最近关于梁效的说法,关于石一歌的说法,
  都让人惊讶;而一些出自年轻学者之手的文章,文风酷似“文革”中红卫兵小报文章,又让人愕然。
  走出“文革”阴影,中国人的代称也有了很大改变,更生动,更世俗,也更多样了。
  男人先是不叫同志叫先生了,先生变成老板,老板变成老总,老总成了款爷,这是以金钱为坐标。女人不再女同志了,大点的叫大姐,能干点的叫女强人,女强人变成富婆,富婆是指她的钱多,不是岁数大;岁数小的叫小姐,小姐和大款在一起叫小蜜,有的小姐让警察请进局子,于是小姐成了另类代称。除了以钱为坐标,还有事业和行业代称、集团代称也都流行起来,电视人、广告人、四通人、联想人、股民、网民、网虫、穴头、枪手……每种代称里,都有着新人类的新故事。
  中国人真智慧,能用最简洁的代称,点染出世事沧桑、风云际会。这是中国文字丰富表现力的证明。就连那些
  已经成了别国公民或拿上他国护照者,开口也不说自己是“某某国的华裔”,而是说“我有颗中国心”。这样的代称:“中国心”,多得体。(选自《工人日报))2009年11月13日)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建国初期,人们互称“同志”,一是有共同的理想追求,二是“同志”叫起来亲切。
  B.文革期间,由于特定的时代原因,人们在称谓上十分谨慎,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叫“同志”的。
  C.“文革”后,中国人的代称更生动,更世俗,也更多样了。每种代称里,都有不同的内涵与不同的故事。
  D.“中国心”成为代称,不仅得体,而且反映出海外华裔的赤子之心。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起名的问题上,中国人真聪明,能用最简洁的代称,反映时代。
  B.中国人的智慧,是用最简洁的代称,渲染出社会、时代的文化底蕴。
  C.中国人的智慧,在文字表现力方面就有很好的体现,有如简洁的代称,就能显现出世事沧桑,风云际会。
  D.要了解中国社会世事沧桑,风云际会,只能从最简洁的代称入手,因为它反映出中国人的真智慧。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有时,要在“同志”这一称呼前面加上恰当的定语,由此可见,中国人的交际非常注意场合。
  B.犯人称管教为“政府”,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特定社会现象,有着明显的政治色彩。
  C.从“文革”可以看出,政治敏感时期的称呼要比政治非敏感时期的意义难懂得多。
  D.电视人、广告人、四通人、联想人,这些称呼,是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出现的结果。
  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②。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期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