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70字。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山中避雨》学案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趋之如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趋,小步急走。
  寂寥liáo:寂静空旷。
  怨天尤人:埋怨天,责怪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尤,责怪。
  嘈cāo杂:声音杂乱,喧闹。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这里是持续不断的意思。
  工尺: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各个音的总称。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发出。
  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惜别:舍不得离别。
  依依:留恋,不忍分离。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乐以教和: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二、相关背景:
  关于作者
  丰子恺,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江苏省桐乡县石门镇)人,生于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十一月九日,在家排行第七,上有六个姊姊,下有一妹二弟,二弟后皆早夭。先祖在故乡开了一家染坊,父亲丰璜,长于诗文,是中国史上最后一年及第的举人(光绪八年,1902年),科举废除后,仕途随之断绝,只得在家设立私塾,教几个小小蒙童。丰子恺五岁起,即由父亲启蒙教授。可惜父亲庇荫的日子并不长久,八岁的时候,父亲因肺疾病故,享年只有四十多岁,只得由母亲茹苦含莘地和姊姊们相依为命。
  父亲病逝后,九岁时又进私塾读书,十二岁进石门湾溪西小学(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毕业时成绩为全校第一,母亲为减轻家中生计,鼓励丰子恺投考公费的浙江第一师范。当年报考人多,丰子恺怕考不上,多报名了省立一中和甲种商业两所学校。结果,连中三元。
  丰子恺就是在读师范时期,因为两位恩师的带领,培育了丰子恺的艺术心灵和认真苦学的精神,也启发他的文学才华和悲天悯人的胸襟,奠定一生事业、理想的基础。这两位恩师,一位是赫赫有名的艺术家李叔同先生,一位是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李叔同先生不但精于图画、音乐,也擅长文学、书法与金石,而在其它方面的知识,诸如国文、英文、历史、博物等科目,常是专业科目老师望尘莫及,所以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丰子恺更是如此。
  丰子恺的日语是当年向两位曾是日本留学生老师──李叔同、夏丏尊先生学习的,所以选择东京为成完成留学深造美梦的地方。
  在日本求学期间,美术方面丰子恺专攻炭笔画,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决定了他一生从事美术的方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