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 4890字。
6 赤壁赋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1)举酒属客( ) (2)徘徊于斗牛之间( ) (3)山川相缪( )
(4)酾酒临江( )(5)驾一叶之扁舟( )(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答案:(1)zhǔ (2)dǒu (3)liáo (4)shī (5)piān (6)zànɡ
2.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
(1)七月既望 (2)举酒属客
(3)白露横江 (4)纵一苇之所如
(5)山川相缪 (6)倚歌而和之
(7)正襟危坐 (8)固一世之雄也
(9)知不可乎骤得 答案:(1)阴历每月十五 (2)劝 (3)笼罩 (4)到达 (5)互相 (6)应和 (7)端正 (8)本来 (9)一下子
3.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之
①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 ②凌万顷之茫然_____________
③扣舷而歌之_____________ ④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
答案:①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②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③代词,指唱的内容。④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
(2)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____________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_____________ ④托遗响于悲风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介词,在。②介词,从。③介词,被。④介词,表引出对象。
(3)其
①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 ②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
③何为其然也_____________ ④方其破荆州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代词。②代词,指箫。③副词,加强反问语气。④代词,指曹操。
(4)而
①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_____________ ②侣鱼虾而友糜鹿_____________
③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_____ ④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并列。③连词,表承接。④连词,表修饰。
4.填空。
(1)苏轼(1037—1101),字__________,自号__________,苏洵之子,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诗、文、书、画俱成大家。
(2)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赋大体上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发展阶段。在特点上,刘勰说过:“赋,铺采摛文也。”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
答案:(1)子瞻 东坡居士 (2)骚赋 汉赋 骈赋 律赋 文赋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B.虽趣舍万殊
C.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D.冯虚御风
解析:积累基本的语言知识,考查掌握通假字的情况。A项“属”通“嘱”,指劝人饮酒;B项“趣”通“趋”,往,取;D项“冯”通“凭”,乘。
答案: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这是文言实词中常见的一种文言现象。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A项,第一个“然”为“……的样子”,第二个“然”为“这样”;B项,第一个“虽”为“虽然”,第二个“虽”为“即使”;C项,第一个“相与”为“相交往”,第二个“相与”为“互相”;D项,“是”均为“这”。
答案:D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