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70字。

  “死在草丛中的蜗牛”写作指导与范文示例
  张广祥
  推荐新材料作文: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要求:800字,议论文体,注意审题。
  最佳立意:立志要切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平凡的小事也能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立意要注意关照到材料的多个要点,不要只取只言片语来片面地理解材料,这是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
  写作指导
  1.立意
  蜗牛最后死了,但死并不可悲,所有人最后都要死的;问题是蜗牛最后死在了“草丛中”,它生前没有任何行动,这才是可悲之处。
  蜗牛没有行动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大目标自知做不了,便不做;二是小目标根本不屑做,最终什么也不做。究其根源,蜗牛的悲哀在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正确定位自己。
  可以这样表述立意:
  (1)目标要合适,行动须切实;
  (2)不能好高骛远;
  (3)清醒认识自我,努力实现自我;
  (4)做好小事,就是大事;
  (5)做永远比想重要。
  2.选材
  此则含蓄类材料告诉世人一个普遍道理,一切成功者都有这样的共性:有适宜自己的理想,有实现理想的坚定行动。反之,生活中的一切失败者,失意者,也常有这样的共性:不能正确自识自我,目标不切实际,懒于行动。如可以这样选材:
  (1)谢延信确立的是侍奉亡妻
  家人的人生目标,伟大高尚也适合自己;
  (2)李桂林、陆建芬确立了奉献
  山区教育的理想,既伟大而也力所能及;
  (3)李灵选择确立的是教育“留守儿童”的崇高理想,执著努力成人楷模。
  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
  人生在世不过几十载,或走或停,或沉或浮。只有奔跑与追求才能突显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
  天地万物无穷无尽,而我们的生命却十分短暂。我们希望能攀上梦想的顶峰,但短暂的生命载不起这漫长的攀越之路。有座山峰我们永远都无法征服。我们该选择放弃,带着苦闷隐没还是选择不懈地奔跑?
  康有为选择了放弃。在变法失败后,在清军的追捕下,他选择放弃,选择退避国外。而谭嗣同选择奔跑,选择用热血传递变法精神,用生命去唤醒人们。他在断头台上的震天长啸被刻入了历史的年轮,回荡于千万年历史的天空。退缩的康有为,隐没于这长啸激起的尘埃中。
  奔跑的生命永远伴着历史年轮一起转动,而退缩的生命在时间的流逝中被风蚀,终而烟消云散。
  山顶的风景纵然美丽,但奔跑的过程比山顶的风景更美,因为这一路的风景有汗水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滋润。
  飞蛾扑火,终其一生。灯罩里闪亮的火种是它的目标。它希望拥抱火光的温度,但这是永不可实现的一个梦。它知道自己做不到,但是千万年来不曾有一只飞蛾放弃过。因为奔跑与追求的过程更美。一次次地撞击,又一次次地飞起,从不放弃,直到生命的终结。短暂的生命也因而燃烧,在奔跑的途中燃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