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50字。

  《越州赵公救灾记》学案
  执笔:郭连      审核:高二语文备课组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大致翻译课文。    
  2、培养自主归纳概括能力,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3、通过学习本文,学习做人的可贵品质。  
  【知识积累】  
  1、古代的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2、古代散文的发展: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代散文→清代散文。   
  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属于历史散文范畴,如《左传》等。   
  两汉散文: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除子,史专著外,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   
  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构造形象的方式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   
  明代散文:先有前后七子以古拟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更注重“义理”的表现。而且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   
  3、唐宋八大家的由来: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人的合称。(学生阅读《唐宋八大家散文》P111-113)
  4、作者介绍:(学生阅读《唐宋八大家散文》P116)
  5、理清文本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写灾前准备。  
  第二部分(2-3):写救灾措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