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10字。
2011广东高考作文单项突破之论据篇
训练导言
枝繁叶茂才能凸现树的生机,血肉丰满才能展示人的活力。对于论说文(或议论性散文)而言,架设好了论证(或阐述)结构之后,就要考虑选用材料的问题。这也是绝大部分考生头痛的问题。2007年,是广东省高考作文选材“圣火熊熊”、“爱如潮水”的一年,有多少考生“传递”起来言必称“圣火”、文必写“爱心”!这当然不能简单“归功”于话题的性质。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些年高考作文用例排行榜前几名一般是:中国的屈苏、李杜、司马迁,外国的牛顿、霍金、爱迪生。屈原的怨愤年年有人发,牛顿的苹果岁岁有人砸,但应该知道,关键是看你怎么去发、怎样去砸。素材陈旧是一回事,但会不会推陈出新是另一回事。在高考作文命题不断出新的形势下,应当攥紧教材里的论据资源,做到“以静制动”。除了对课文里的经典案例、警句格言、典型人物作好分类整理,还要进行深加工,比如,多角度挖掘论据材料的内涵、寓意,寻找材料之间的交叉点,对材料进行边缘化处理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议论文中,对教材内论据材料的处理,需讲究恰到好处地运用,点到为止地表述,叙析有分寸,阐发要到位,这样,所谓推陈出新也就不是难事了。
酒是陈的香,材料还是经典的好。尤其是一些较为时新的命题(话题),因为不可能游离于主流价值观之外,所以能巧妙地运用教材内的经典素材来印证或阐发,会有焕然一新的效果。当然,重视回归教材,并不意味着忽视课外极其丰富的素材。
训练前奏(一)
先读例文①:
且息且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人生的求知路上上孜孜不殆,踽踽独行是美好。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初夏的午后在骄阳里聆听蝉鸣,入夜于茵茵芳草中遥望碧天里的星星,也是美的。
人生路上,总是险滩连着彼岸,深溪连着幽谷,寒窗的春帏外游弋着阳春里的风筝,行兵的巷道尽头是满园欲滴的春梅。
有的人征服了高峰,又举目遥望更险峻的山岸;探得了瑰宝,又跃跃于另一次奇异的冒险:策马路过梅园,却一心想着直奔边关,戍国杀敌。
这样的人不是痴顽,而是执着,他们在奔波里冲击生命的极限,在征服里体验生命的快乐,在无所息里实现自己的终极意义,最伟大的战士都渴望战死沙场,在死神带来的永恒憩息面前,他粲然微笑,死得其所。
有的人,驾一叶扁舟,凌万物之茫然,却不想到达任何彼岸,只是徜徉自建,听风饮露。他们秉烛夜游,访仙探鬼,只是感慨于岁月如寄,而风光无限,不得遍赏。
这样的人,不是放纵颓靡,只是潇洒自如,他们在漫游里赏玩生命的细节,在驻足遐观中纪念流逝的时间,在诚挚的诗篇里讴歌造化的神秀。升仙的道人不问红光俗世,只是静坐修行中获得人格的圆满,生命的休憩。
故而生有所息,生无所息只是对不同生活方式的一种注解,没有一种是尤其高尚,没有一种尤其鄙俗,真正活出自我的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实现了毕生的追求,获得了精神的完满。生无所息的人绝不会像汲汲于富贵的高老头(应为“葛朗台”)一样死在最后一次对金币的攫取中,而如被缚的普罗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