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农村中学作文文前与文后指导刍议
广西宁明一中:陆江
为啥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质量始终提不高呢?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花了三年多时间,调查了87所中学,听了133位教师的作文教学课。实事求是地说,有好有歹,但不尽人意者居多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探究其原因:一是执教者对作文教学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二是作为主体的学生来说,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其见闻感思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有的甚至还出现了怕作文、厌作文、不愿作文的心理,有的初中毕业了连记叙文的基本写法、议论文的基本骨架、书信的基本格式都不知道。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严峻可怕的事实。
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
前苏联著名教育论专家M·H·斯卡特金认为,教育规律是按下述公式表述的:A现象在B条件下只能得到C结果。这位教育论专家的观点,简结明确地把握了教学规律,它告诉我们:某一教学活动在某种教学方法的条件下只能获得相应的结果,为了达到C结果,必然要为A现象创造B条件。作文指导亦然,要使C结果(学生作文)令人满意,就得着力创造好B条件(作文指导方式方法),而要恰如其分地使用B条件,就得正确把握、熟悉A现象(作文指导)的性质特点和目的任务。
作文指导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怎样作文,它把趣味性归还给作文过程,为学生创造最佳的作文状态和积极的作文气氛。但是,农村中学的初中生,因为客观环境的限制,加之他们年幼无知、缺材少料、分析事物、明辨是非真假和美丑善恶的能力较差,写作实践也欠缺,对这个阶段的中学生来说,进行有效的作文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怎样进行作文指导呢?
作文指导按其时间划分,可以分为作文前的指导和作文后的指导。
先谈作文前的指导。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对本次作文在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进行恰如其分的开导和点拔,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展开思路,拓宽视野,激发热情,产生欲望,走出作文难、难作文的困境,这就是作文前的指导。它是开启学生闭塞的写作大门的钥匙,也是作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里,学生要清楚的就是“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等一系列问题。作文前的指导并不是随意而盲目的,应做到知识性、技巧性、启发性和针对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