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课改
扬中是第一中学 黄勇
别紧张,此处的“冷眼”绝非横眉冷对、口诛笔伐之意,而是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这场不简单的课改。我们在国家行政学院的所见所闻,尤其是那些国家教育界顶尖高手在讲堂上有关课改的许多言论着实让人紧张而又高兴了一把。
有人说,天天忙素质教育,又忙活起课改了。天天要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能力的提高,中学阶段还要不要帮他们打好扎实基础了。教育司朱司长说:我们从来也不淡化或不要“双基”。不过,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语文“双基”——就目前而言,语文“双基”已发展为准确高效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搜索信息、处理信息能力。新课改是与之协调并为它服务的。在如火如荼的新课改中,作为老师,要么你适应它,要么你将会被淘汰掉。李建平(《中国教育报》首席记者,多年来一直跟踪报道课改),她所引的朱司长的一番话既让我们感到收获前卫理念的激动,又让人震撼——真是到了时不待我的关头了。
当我们因为老师的偶尔拖堂短暂时间而怀疑这节课的成功与否时,赵德成(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说:因时而异,以学生为主体,适当地拖堂也未尝不可。他还举了例课:一位化学老师在做酒精煮叶子褪色实验。课堂上,他先煮的是绿叶,褪成了无色——成功了。一名学生要老师用黄叶做实验,看结果会怎样。面对那么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