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00字。

  《曹刿论战》教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  王锦起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左传》及长勺之战的背景。
  (2) 反复诵读,理解文章基本内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3) 学习文章运用对话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文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 了解文章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3) 通过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文章的主旨。
  3.情感与态度:
  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机智沉着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文章运用对话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
  2、 难点
  学习文章记叙剪裁上详略恰当的写作特色。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启发思考:抗日战争胜利已经六十周年了,六十年后的今天,同学们是否思考过抗战能取得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2、教师概述:抗日战争能取胜的最根本原因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民是基础,也是强大的后盾,这是战略;另外,也重视了各个战役的战术。得当的战略战术是战争取胜的主要原因。古代的军事家,在战略战术方面也很重视。今天我们来读读我国《左传》中记载的《曹刿论战》,看看曹刿是怎样在这两方面论述战争的。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积累词语
  【投影出示】
  刿( guì)     鄙(bǐ)     间(jiàn)     徧(biàn) 孚(fú)
  帛(bó)       勺(sháo)   辙(zhé)      轼(shì)  靡(mǐ)
  2.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对照书下注释试着疏通课文。
  【提示】引导学生关注一些特殊字词。
  【投影出示】试翻译下列句子,然后辨析加点词的古今义:
  (1)肉食者鄙 (2)又何间焉  (3)牺牲玉帛 (4)大小之狱
  【点拨 】古今异义的词,如何确定古义?一是靠比较记忆,二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文中除了上面加点的,还有一些这样的词,自学时要加以注意。
  【提示】古义:鄙(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    间(参与),
  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狱(案件)
  (2)指名学生分段疏通翻译文章。
  【提示】其余同学注意听,有不准确的地方适时纠正。
  (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大意。
  【点拨】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曹刿请见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并随军指挥,使鲁军大获全胜。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研读第1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