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50个字。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惠来慈云实验中学吴素洁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此诗。
2、通过感知人物形象,感受诗人对这一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此诗。
难点:通过感知人物形象,感受诗人对这一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抓住“有感情的朗诵”这一点进行教学,设置情境,如通过教师的介绍,音频范读的情感感染等,教会学生如何走进文本,体会作者情感,把握作者情感,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教会学生用写诵读脚本的方法来帮助朗诵。
四、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MTV作品《懂你》。
2、课前所播放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歌颂母爱的歌曲《懂你》。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歌唱母亲,歌颂母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献给他的乳母——大堰河的赞美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㈡简介作者作品
艾青,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1910年生于浙江金华市畈田蒋村,因为母亲生他时难产,所以艾青一生下来就成了“不受欢迎的人”,被送到贫苦农妇大堰河家里寄养,在保姆怀里,艾青生活了难忘的五年,这段经历,使他终于与劳苦大众有着血肉般的亲情。1932年7月,艾青因为从事爱国活动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3年1月,艾青在铁窗中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抒情长诗。
㈢再创情境,激发学生朗读欲望。
有人说,朗读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一首诗歌,只有读出来,它的生命才能得到最完美的展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音频范读,一起感觉诗人笔下的大堰河的形象。
大家觉得名家的朗读怎么样?你想不想读得像名家那样的出色?要想把一首诗歌有感情的朗诵出来,老师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要做到:“走进文本,与诗人同感;有所感悟,我口诵我心。”
㈣试读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诗歌。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通过诵读来完成这么一个问题:读了这首诗后你知道了一些什么事情?
(①“我”和大堰河的关系和大堰河的悲惨身世;②我在大堰河家生活的情景;③我和保姆离别了;④我回到父母家里的感受和大堰河的生活;⑤大堰河死时的情景;⑥大堰河的悲惨结局。)
㈤研读
1、从这些事情中,你感受到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相关的诗句谈一谈。
归纳明确:
①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
②她是善良的,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安天乐命,质朴乐观;
(指导朗读:大堰河始终含着笑劳动,但我们读这一节时,能够同样“含着笑”来读吗?(不能)我们感受到一种辛酸,感受到一份沉重。)
③她是慈爱的,纵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同样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