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950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及答案
9、《故 乡》
教师寄语:只要顺着河流走,就可以到过大海!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2.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3.揣摩、品味课文的抒情意味的语言,摘抄积累词语、句子和精彩语段。
4.在本文阅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习惯,教给阅读方法。
【使用说明】
1.充分预习,熟读文本不少于三遍,对精彩片断的圈点批注不少于五处。
2.熟记字音、辨清字形、解词释义;熟记小说的有关知识。
【学法导引】
学习本文,要通过对作品的品味、阅读和欣赏,学习作者运用肖像、语言、神情、动作等手法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进而体会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小说主题的。
通过对文章结尾部分的品味,感悟作者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理念。
【课前热身】
一.走近作者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那么一个人:
一管一砚一狂人,
一笑一骂一大家。
双眼洞穿千秋事,
两肩担尽古今愁。
这个人便是鲁迅,一个中国文学史乃至整个世界文学史上永远都绕不开的人物。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等。其中,发表于1918年5月的《狂人日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同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二.了解背景
短篇小说《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憔悴,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
三. 关于小说
小说概念: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一种文体。
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