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8780字。

  巢湖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67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文化与新教育
  一个重要的思潮或文化运动,其“文本”意义总是深嵌于社会之中,倘脱离其社会背景,无视其后果,便无法正确、深入分析它的意义。现在,新文化运动之所以经常被认为是“全盘反传统”、“只有破坏没有建设”,亦源于此种“唯文本”研究。其实,新文化运动建树多多,最直接的一个成果,便是1922年对中国教育影响殊深的新学制的建立。1922年为旧历壬戌年,因此史称“壬戌学制”。
  新教育在近代中国并非无源之水,从洋务派创办各种“洋务学堂”起,新式教育就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但这时只有零星的学校而无全国的学制,直到1904年1月,清廷批准《奏定学堂章程》,时称“癸卯学制”。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新的教育法令,时称为“壬子学制”。1922年(即旧历壬戌年)9月,北京政府召开全国学制会议,提出新的学制改革方案。10月中旬,全国教育联合会第八届年会在济南召开,重点讨论这个学制改革方案。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是这届年会的重要人物。最后由他起草的新提案《学校系统改革案》,在激烈争论中获得通过,并于11月1日由北京政府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
  “壬戌学制”基本参照美国学制,以小学、初中、高中的“六三三制”取代了原来的小学、中学“七四制”。实践证明,这种学制适应少年、青年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直到现在我国依然实行这一学制。
  新学制没有明确规定教育的宗旨,但提出了七务标准: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新学制的实质是以儿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乖创造性,注重平民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七条标准,是新文化运动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1922年到1949年,近三十年间中国外患不断,几近亡国;内战不已,烽火连天;贿赂公行,贪污遍地,腐败不堪。然而,教育却是大雾弥天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人才辈出,盛极一时。许多学术、文化大师的成就,今人仍难企及。今天,人们仍不断追念、感怀那时的“老大学”甚至“老中学”,亦说明新文化运动在教育领域的成果之重大、“建设性”影响之深远。
  (选自《历史:何以至此》,有删节)
  1.从原文看,下列对“壬戌学制”的理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壬戌学制是1922年由北京政府以大总统名义颁布的新学制。
  B.壬戌学制是由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胡适重新起草的新学制。
  C.壬戌学制是指统一实行“六三三制”而完全不顾旧制的新学制。
  D.壬戌学制是适应少年、青年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的新学制。
  巢湖市高一语文试题   第1页(共6页)
  2.下列各项,不属于“新文化运动建树”的一项是(3分)
  A.新文化运动经常被认为是“全盘反传统”、“只有破坏没有建设”。
  B.促成1922年对中国教育影响殊深沿用至今的新学制的建立。
  C.由胡适起草的新提案《学校系统改革案》在激烈争论中胜出。
  D.将新文化运动理念落实在教育领域的新学制的七条标准中。
  3下列对文中观点的概括,与原意相符合的一项是(3分)
  A.评价文化运动当重视文本研究,其社会背景及其后果可以忽略。
  B.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新式教育才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
  C.“壬戌学制”基本参照美国学制,可见西方教育优于中国传统教育。
  D.现代史上教育是一个亮点,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在教育领域成果重大。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被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除天章阁特制、知谏院。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朝廷多施行之。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责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