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
淳安千岛湖镇青溪中学雷樟清
一、讨论式教学提出的背景及传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常常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论语·先进》中记载的“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待坐”就是一个讨论式教学的非常生动的例子。孔子和四个弟子在一起就各人的志向展开讨论,其中曾晢听别人发言时还在一边奏瑟,让他发言时才停止奏瑟站起来发言,可见这种讨论还相当宽松,无拘无束。《论语》中孔子与弟子之间以及弟子们之间的许多答问都可以看作是在讨论。
二、讨论式教学概念:讨论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相互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讲演者转换为引导者、合作者和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的评价者。而学生也从传统教学中的信息接受者转换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索者。
三、讨论式教学本质:就是通过大家共同探究来确定那些不可预测的问题,如果讨论的指导者预先已经得出问题的结论,这样的行动就应当看成是不诚实的,这种教学上弄虚作假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是故意与民主讨论的精神背道而驰的。当我们明确了讨论的本质属性后,教师们在确定讨论问题时就应该慎重思考,不要提那些无病呻吟的假问题。鼓励、提倡提真问题,或由学生来提的问题,教学问题的设置是一门艺术,所提的问题必须是能够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