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650字。

  《离骚》课堂实录
  一、导入及作者简介
  师:同学们吃过棕子吗?(生有的说没有)。
  师:呵,看来有的吃过有的没吃过。一个人吃棕子有什么意义吗?(故意大声)
  生:(笑)没意义——要分给别人吃。
  生:有意义——可以填饱肚子。
  师:真是言由心生啊,同学们简单的一句话就出卖了你们。说要自己吃来填饱肚子的,虽不能说自私自利,但是感觉就是少了那么一点慈悲之心!(生笑)
  师:(接着说)而说要分给别人吃的,可见其内心常有胸怀天下,忧国忧民,以苍生社稷为已任的思想。(生又笑)
  师:你们笑什么?难道没有这样的人吗?我看就有。刚才说要把棕子分给别人吃的我看就是嘛!(生会心大笑)
  师:当然我们历史上也不乏关心国家、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比如在礼崩乐坏征战不休的战国,就有这样的一个人,为了实现心中的美政,虽“路漫漫其修远兮”却依然——
  生:(整齐地)吾将上下而求索!
  师:这个人是谁呀?(生:屈原!)
  师:你们了解屈原吗?(生有的说了解有的说不了解)
  师:那总了解一点点吧?!那我们每个人就来把自己知道的一点点说出来!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诗人。
  师:什么样的诗人?
  生:爱国诗人。
  师:为什么说他是爱国诗人呢?
  生:因为他为了楚国而投汩罗江。
  师:嗯,有点为国捐躯的样子。但是他不是投笔从戎战死沙场,而是积极地为楚国的政治建言现策,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造福苍生,但因为政治主张不被楚怀王接纳,同时还遭受了奸佞小人的毁谤,于是两次被贬黜,最后他带着对楚国的深深热爱,对楚国人民的深深眷念,带着无比的遗憾投进了汩罗江。屈原在乱世上下求索,忠诚报国,虽然不能挽回楚国最终灭亡的命运,却赢得了后人的无比尊敬,屈原也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比如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人们在这一天吃棕子、赛龙舟,以表达对屈原深深的哀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屈原的一篇文章《离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屈原!
  二、正课讲解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那么有没有发现屈原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呢?
  (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
  师:看来这篇文章还是有一点难度的。包括朗读也都是颇有难度的。又是“之”啊又是“也”啊又是“兮”啊,怪别扭的。我们请一位同学先来尝试读几句好不好?(生:好!)
  生:(众生齐声)赵哥赵哥赵哥(赵哥真名叫赵戈,是班里的活宝)
  师:那就赵哥吧!(生笑)来读个第一段。(赵戈读第一段)
  师:赵戈同学读得怎么样啊?(生笑着说很好啊!)
  师:读起来就像一个八十岁的老爷子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