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得体
曹彩群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解决语言表达“得体”题的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解决语言表达“得体”题,遣词用语得体。
3、 德育目标:做一个语言得体,具有良好人格的人。
二、教学重点:
解决语言表达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解决语言表达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五、教学用具:投影仪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好话一句三冬暖。一句熨贴得体恰到好处的话,可以化解心灵的寒霜,温暖冰冻的心灵,甚至可以化解一触即发的矛盾。有这么一则小幽默,招聘服务生的老板,面试前来应聘的三人说:推门进屋,突然看见女顾客洗澡怎么办? 甲说:对不起,小姐。 乙说:对不起,小姐,并把门关上。 丙说:对不起,先生。把门关上。 老板录用了丙。何故?道理很简单,在突发情况前,丙能够根据特殊情况,把话说得巧妙得体。“对不起,先生!”可以看出丙是在装“糊涂”。应该明白,这种“糊涂”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最聪明的 体现。丙语言表现出来的“糊涂”,传达出的信息让吃惊的女顾客感到:这个服务生高度近视,或者这个服务生太紧张了,什么也没看清。而这种“错觉”,正是丙得体的语言造成的。丙之举,巧妙地维护了女顾客的尊严,所以,丙才会被老板录用。
语言表达得体让你自如地应付生活,我们要去学习体味语言,尽力做到表达得恰当得体。
二)什么叫语言表达得体?
得体,它的词语含义是指言语、行动等恰如其分。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根据交际的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有人通俗地说,所谓得体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这是很有道理的。
得体,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表达得体。它牵涉的问题很多,这节课仅从我们的实际出发,研究高考中有关“语言得体”问题,从近年来高考中“语言得体”的试题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一是选材上实用性强,二是测试点设置在 表达方式、场合、对象、目的转换上。
下面,对此,我们看看语言表达得体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