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知识点之十三——语言得体
主备人:赵洪高 审校:陈明
【教学目的】
根据高考大纲的要求,引导学生复习语言得体有关知识并懂得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
【教学要点】
1、通过习题分析,探讨趋势,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2、指导学生根据场合、对象、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
【教学方法】
采用例析法、练习法,讲练结合,注重方法的归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点击得体]
1、对应的高考考试说明要求是:
“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能力层级:D)
2、语言讲求运用得体。各级各类的考试中,有关语言得体方面的试题经常出现。
语言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
(2)语言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
(3)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
(4)语言表达有分寸感。
3、点击误区:
一般说,语言表达得体的失分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是用词不得体。如“寒舍”“府上”“光临”等词运用时一定要注意对象。二是转述不当。转述者的目的是实现发出信息和接受信息之间的沟通。有的考生转述“照葫芦画瓢”,而不对原信息发出者的人称、时间、地点进行相应的变更。三是忽视特定用语的得体。如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如外交部发表声明之类的必须是书面语体,用口语就显得不庄重,有损国家形象。
4.几点建议:
(1)多注意生活中的对话,多看一些书信、广告,体会它们用语得体的妙处。
(2)对有些谦敬词要强记,再与同学多练习几次,就可能掌握语言表达时如何运用敬词谦词,做到得体。
(3)对一些外交声明、外交辞令可多加揣摩,分析一下,说这句话时的场合、背景、双方的身份等。
4、考点指津:
语言的运用是一个转达思想、表达感情、交流信息的语言传递的过程。
1.正确使用谦敬词语。
“家大舍小令外人”是对谦敬词语的最好的概括,即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等;在别人面前和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字,如舍弟等;在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等。
还有常用的谦词。如“愚”“抽”“鄙”“寒”“草”“笨”等。
如果掌握了上述这些谦敬词的含义并会使用,高考中遇到此类题就很可能得满分。
2、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
工作生活中常有口语与书面语之分。口头语一般指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书面语包括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治语体和文艺语体。何时用书面语,何时用口语,应注意讲话的对象、采取的手段、所在的地点,要达到的目的等等。
3.避免合同语言的歧义、歧解。
签合同时一定要钉是钉铆是铆,千万不能产生歧义。如今是改革开放的年代,涉及到钱款时一定要确定是何种钱币,如不能只写“应赔款50000元”这50000元是人民币还是美元,还是欧元。
4.一些词语(包括成语),它用于某一方是固定的,不能改变。
一旦转换,就把意思弄反了,也就是说很不得体了,如“鼎力相助”“篷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