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50个字。
《爱莲说》教学设计
--入情入境 双向互动
临朐县冶源初中曾建梅
【教材分析】
《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他以具有高尚的品格的“莲”自比,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宝贵的世风,表明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直到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多数同学在字音、词义、疏通文意上有了一定的功底,在老师的提示下,能利用工具书,教材的注解,在几分钟之内就能理解大意,并能当堂成诵,但少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水平还有欠缺,因此,我结合学生实际,在文言文教学中,对课文的理解采用了层层推进,螺旋上升的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思想的教育熏陶。整个过程读中品析,品读结合,特别是让学生在音乐美、图画美的氛围中来读,力求做到“美文美读”。
【教法选择】
根据本文的特点,我采用了朗读法、讨论法、迁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用这些教法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学法引导】
我采用创设情境,自主合作,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本课教学达到最好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及有关资料疏通文意,把握关键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课文的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个人情趣、爱好和风格,展开想象,发散思维,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学习古人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本着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的原则,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论。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
制作PPT课件,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课前准备:
(1)了解作者周敦颐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字音,词义障碍。
(3)搜集有关“莲花”的诗句。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1、在动听的音乐声中,出现一池在阳光照耀下荷花美景。(播放课件)
教师配乐范读叶圣陶《夏日赏荷》,欣赏完美文后,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大家畅所欲言)(学生说话创设情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