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温州二十二中语文组  干方田
(学院东路 325003)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重新确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位置,结合实践,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一、组织与合作者——打破原有单纯的传授式教学;二、传承与启蒙者——重塑文言语言和思想的魅力;三、激趣者——勿把文言当外语,努力拉近文言的距离。教师要站在语言、文化的立场上去看待文言文,要站在学生的终身发展上去教文言文,将文言文的距离拉近,让学生爱上文言文,乐意学文言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教师角色 传承与启蒙 自主与合作  激趣
【正 文】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诸多先进理念的提出给一向沉寂的文言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担当怎样的角色?怎样让自己的角色与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本文试图就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正于方家。
一、组织与合作者——打破原有单纯的传授式教学
  向来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有一种“串讲”、“逐字逐句翻译”的教学习惯。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以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出现。阅历丰富、语言幽默的教师还可以使课堂充满笑声,学生也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知识。但一般的语文教师该怎么办?只能是让学生越来越讨厌文言文。这种教学方式即使是对前者来说,也还是严重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质疑、主动探究、分析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针对这一点,《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指出,语文教师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作为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语文教师,不管学生的基础怎样,在文言文教学中,还是要将自己摆到组织者,甚至是和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伙伴的位置上。
分析现在的教材,我们会发现,课文的注解已经覆盖了将近80%的语句,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学的。但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如教《鸿门宴》,就有老师备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注解详细完备,包含了所有的文言现象。教学中,教师逐句翻译,学生笔记“不亦乐乎”。总共花了四个课时(教学要求是三课时)。但是超负荷的信息和单调的传授方式却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很好地吸收知识。结果可想而知。而其实本课完全可以先讲文章的内容,感受文章的情节,先让学生喜欢上它。而后,再发动学生自己去总结语法现象。这样的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节省了时间。
当然诸如语言、思想也应充分调动学生,组织学生质疑、讨论、探究。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合作,同时教师自己也可以承担部分的合作任务,与学生同甘共苦,鼓励学生。笔者曾听过一节《过秦论》的课。教师就组织了学生对课文进行质疑,发现学生不仅对文章的字词提出疑问,还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分别提出了近20个问题。后来师生合作,解决了一系列问题。这就有可能让学生树立一种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显然比简单的传授要生动得多。
语文改革家魏书生同志在《语文自学之道》一文中指出:学生的知识、智能的获得,主要靠自学。他们离开校门,走向社会以后的主要学习途径也是自学。因此,教师必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