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90个字。
《孤独之旅》教学案例
叶虹
教材分析: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主要叙述了主人公杜小康失学到芦苇荡放鸭子经历。通过场景的转换,出色的心理描写,一步步展示杜小康的心理发展历程,从胆怯、迷茫、恐惧、孤独到战胜了它们,最后成熟、坚强,杜小康的形象不断丰满起来的。作品的社会意义是通过塑造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引发人思考,孤独是生活给予人生成长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题目,我们该怎样对待它?在体验欣赏过程中丰富学生情感,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歇斯底里”“撅断”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概括文章主要事件,理清文章基本脉络
3、认识人物塑造的主要方法,分析杜小康这一形象的意义,指导学生正视人生的挫折
4、了解文中“环境”包含的对象,掌握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作用
教学重点:
1、通过主问题,把握文章脉络
2、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形象的意义,更好理解标题的含义
教学方法:1、自读法:之前的教学对文章整体把握的主问题设定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学生对此可以达到自主学习,课堂将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掌握课文内容。
2、点拨法:教学中通过设置主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思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达到知识与技能同时获得。
4、讨论法:如对文题“孤独”含义的深层领悟。
3、朗读法:本文语言优美,表达细腻,教学中设计了不同形式的朗读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刘欢的《真心英雄》,说说你对哪句歌词印象最深?为什么?
(教师导入语:人生哪能不经历风雨就见到绚烂的彩虹?当命运真正对你不公正时,该怎样?有一个同龄人的故事会带给你思考)
二、新授
(一)、预习检查
1、介绍曹文轩与他的《草房子》,并引导学生课后阅读《草房子》全文,请看过此书的人写一段推荐语,明天课前活动时展示。
2、掌握下列词语的字音、字形、含义。
杜雍和一缕肥硕撅断嬉戏戳破撩逗歇斯底里
(从汉字构成方面引导学生推敲“撅断”“戳破”“撩逗”的含义,“歇斯底里”在文中的语境含义在景物描写分析时完成)
(二)、默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文章写了什么?由哪些方面组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设定的主问题,每节课涉及)结合《故乡》一文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并把解答的结果写在抄稿纸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