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9680字。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 二 年 语文 科试卷
  命题学校:罗源一中    命题教师:辛文芳    复核教师:林于珍
  考试日期:4月20 日   完卷时间:150分钟   满  分: 150 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2)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辛弃疾《永遇乐》) 
  (3)          ,靡有朝矣。    (《诗经•氓》)
  (4)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5)银瓶乍破水浆迸,                       。(白居易《琵琶行》)
  (6)知不可乎骤得,         。(苏轼《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江革传
  江革,字休映,济阳人也。六岁便解属文。九岁丁父艰,孤贫,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补国子生。吏部谢眺雅相钦重。眺尝过候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以革才堪经国,除广陵太守。时革镇彭城。城既失守,革素不便马,乃泛舟而还,为魏人所执。魏刺史元延明闻革才名,厚加接待。革称患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延明逼之逾苦,革厉色而言曰:“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报主,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延明知不可屈,乃止。日给脱粟三升,仅余性命。值魏主讨中山王元略反北,乃放革还朝。诏曰:“广陵太守江革,临危不挠,可太尉。”
  时武陵王①在东州,颇自骄纵,上②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③性弱,
  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辞。”革门生故吏,家多在东州,  
  闻革至,并缘道迎候至郡。革不受饷,惟资公俸,食不兼味。郡境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辨析,曾无疑滞。功必赏,过必罚,民安吏畏,属城震恐。上曰:“江革果能称职。”乃除都官尚书。将还,民皆恋惜之。赠遗无所受,惟乘一舸。舸艚偏欹,不得安卧。或谓革曰:“船既不平,济江甚险,当移徙重物,以迮④轻艚。”革既无物,乃于西陵岸取石十余片以实之。其清贫如此。
  寻监吴郡。于时境内荒俭,劫盗公行。革至郡,百姓皆惧不能静寇。革乃广施恩抚,明行制令,盗贼息,民吏安之。
  时尚书令何敬容掌选,所用多非其人。革性强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疾,乃谢病还家,以文酒自娱。大同元年二月,卒。傍无姬侍,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           
  (《南史•梁•江革传》有删节)
  [注]:①武陵王:即梁武帝的儿子萧纪。后称帝。       ②上:梁武帝。
  ③臧盾:人名。      ④迮:狭小。迮轻艚,意为让船舱增加重量。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吏部谢眺雅相钦重  雅:十分,很          B.而耽学不倦  耽:努力
  C.乃谢病还家  谢:推辞                    D.世以此高之  高:敬重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江革为官清贫的一组是(   )
  ① 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       ② 革不受饷,惟资公俸,食不兼味。
  ③ 日给脱粟三升,仅余性命。       ④ 革既无物,乃于西陵岸取石十余片以实之。
  ⑤ 革乃广施恩抚,明行制令         ⑥ 傍无姬侍,家徒壁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剖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江革自幼聪慧敏捷,六岁便通作文。九岁时父亲去世,他孤苦贫穷,但读书孜孜不倦。吏部郎谢眺曾专门去访问问候江革。
  B.江革在魏人面前临危不惧,梁武帝大为赞美,以为江革可以做太尉。
  C.皇上派江革到东州辅佐武陵王。江革的弟子属吏多在东州,听说江革要来,都沿道迎候。江革不接受别人的东西。
  D.因为吴郡当时百姓在荒年非常节俭,盗贼纷起,所以皇上专门派江革监管吴郡。江革到吴郡上任后最终平息了盗贼。
  5.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城既失守,革素不便马,乃泛舟而还,为魏人所执。
  译文:                                                                                               
  (2) 革性强直,恒有褒贬,以此为势力所疾。
  译文:                                                                                                 
  (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2)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