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10370字。
鞍山一中11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科试卷
命题人:杨立新 李春湘 校对人:车万里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揭开大学身份被盗之谜
林小英
大学是什么?在这种不确定的时代中,要找到一个关于大学的确实定义并不容易。我们已经很难从整体上定义大学的内涵和价值,也并不确信大学真的就是在为了“高深学问”而活着。从欧洲大学的起源来看,大学比国家还老,而与时刻需要有生存危机的企业相比,大学更能活得长长久久。在唯一不变的是“变”的时代里,承载着国家的使命、承担着社会的期待、承受着自身的传统的大学,其身份和身世都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大学并不从来都是这样。“大学”这个词在欧洲和北美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已经具有了它特定的形式和内容,蕴含着它在欧美文化背景下丰富的历史遗产。师生间关系的垂直模式既保证了思想的毫无偏离地直线传播,又抑制了新思想的创生,从而加倍有利于维护长者、先知者的权威和地位。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大学”这个概念却有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学术机构。
长期研究中国大学演变的加拿大学者许美德认为,中国大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每所大学都有着独特的风貌和个性。在她所描述的中国大学形象中,我们看到的大学仪态是从容不迫的,安静而坚定的,有信心也有恒心来慢慢处理校内外事务的。然而,她看到的情况是以前的。
不知道是在教育学相互批判的基础上,还是通过大学不断适应社会的模式,师生间关系的垂直模式渐渐改变,产生了一种对立的教育学,并打破了核心课程及其所表征的高级教授作为权力金字塔顶端的结构。
教师和学生都失去了耐心,大学也失去了耐心,失去了培育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胆识的欲望,也失去了与教师和学生一起慢慢成长的信心。在这样一个动辄全球化、动辄与国际接轨的不确定时代,大学就像一个拿不稳自己未来命运的孩子,任由各方力量的摆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变成了国内一流大学的神话式追求,此时大学向内自省、向历史承接的习惯却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如何在自己身上再披上一件件漂亮的外衣,久而久之,大学也就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变得臃肿不堪,要挪动脚步转换半个方向都变得无力而难堪。那么,这里还是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己任的大学吗?大学如何就被盗走了真实身份?
现在进入了市场化体系中的大学已经落入了一张难以挣脱的网络之中,它必须面对罩在这个网络之中必然带来的所有问题。所以它也像一个市场中的企业一样,遵循利润至上的原则,扩大招生是为了有规模效益,加速国际化进程是为了办成跨国集团,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为了优胜劣汰。大学不但要像企业那样去解决市场所带来的问题,还得像个大学一样去解决学术和政治所带来的问题。在这样的导向下,大学的追求变成了:要跟国际接轨,变成世界一流大学;要向传统追溯,保持一份不变的永恒。前者已然付诸实践,后者则遗留于学者论辩的“理想类型”之中。当我们反向思考这两种追求时,发现其实前者更需要论辩,而后者更需要实践。
(选自《博览群书》,有删节)
1.下列有关“大学”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是为了“高深学问”而活着的、比国家还老并且没有生存危机的学术机构。
B.大学在唯一不变的是“变”的时代里,由于承载着国家的使命和社会的期待,因而身份和身世都变得扑朔迷离。
C.“大学”这个词源自欧美文化,它有特定的形式和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历史遗产。
D.在中国,大学曾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给人一种从容不迫、安静而坚定的印象。
2.根据作者看法,可以作为“大学身份被盗”的根本原因的一项是( )
A.大学失去了培育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胆识的欲望,也失去了与教师和学生一起慢慢成长的信心。
B.大学追求变成国内一流大学,向内自省、向历史承接的习惯慢慢消失。
C.大学进入了市场化体系,像市场中的企业一样,遵循利益至上的原则。
D.大学拿不稳自己未来的命运,任由各方力量的摆布。
3.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生间关系的垂直模式有利于维护长者、先知者的权威和地位,因为它既保证了思想的毫无偏离地直线传播,又抑制了新思想的创生。
B.在中国,在教育学相互批判的基础上,师生间关系的垂直模式发生改变,打破了核心课程及其所表征的高级教授作为权力金字塔顶端的结构。
C.大学应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己任,但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它已经变得臃肿不堪,被盗走了真实身份。
D.向传统追溯,保持一份不变的永恒,这才是大学更需要实践的;而要跟国际接轨,变成世界一流大学这点更需要辩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杨大眼,武都氐难当之孙也。少有胆气,跳走如飞。然侧出,不为其宗亲顾待,颇有饥寒之切。太和中,起家奉朝请。时高祖自代将南伐,令尚书李冲典迁征官,大眼往求焉。冲弗许,大眼曰:“尚书不见知,听下官出一技。”便出长绳三丈许系髻而走,绳直如矢,马驰不及,见者莫不惊叹。冲曰:“自千载以来,未有逸材若此者也。”遂用为军主。未几,迁为统军。从高祖征宛、九江、钟离之间,所经战陈,莫不勇冠六军。世宗初,以功封安成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
出为征虏将军、东荆州刺史。时蛮酋樊秀安等反,诏大眼为别将,隶都督李崇,讨平之。大眼妻潘氏,善骑射,自诣军省大眼。至于攻陈游猎之际,大眼令妻潘戎装,或齐镳战场,或并驱林壑。及至还营,同坐幕下,对诸僚佐,言笑自得,时指之谓人曰:“此潘将军也。”
永平中,世宗追其前勋,起为试守中山内史。时高肇征蜀,世宗虑萧衍侵轶徐扬,乃征大眼为太尉长史、东征别将,隶都督元遥,遏御淮肥。大眼至京师,时人思其雄勇,喜其更用,台省闾巷,观者如市。大眼次谯南,世宗崩。后与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