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170字。后面的课堂练习(10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没有答案。
第二轮现代文学作品阅读
确立一种“先终后始”“一以贯之”的大视角,宽胸怀的学习方式。
第一课时 把握考试方向 确定追求目标
教学目标:
1、把握考试方向,确定追求目标。
2、确立一种“先终后始”“一以贯之”的大视角,宽胸怀的学习方式。
同学们,复习有段时间了,我们对文学作品阅读考什么怎么考已经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或理解了。22分的题究竟能打多少分了呢?
我们第五、六、七次月考现代文学作品阅读得分的抽样:表一
抽样 本题总分 第五次 第七次 第八次
抽样1 22 12.87 13.18 14.38
抽样2 22 12.56 13.32 15.02
湖南省这一题近四年考生的得分情况(来自高考阅卷统计数据):表二
年 份 分 值 实际得分 得分率 备注
2007年 17分 7.48 44%
2008年 17分 6.63 39%
2009年 17分 8.28 48.7%
2010年 22分 12.27 55.8%
从表一、表二中,我们可以知道,得分率整体在提高,但得分率不太高。问题在哪里呢?
从高考阅卷的情况来看,考生的困难在于:不能深层理解;表达不全面,不精确;不会结合原文分条作答;未能把握湖南卷整体阅读的特点。
从现在学生的反映来看,不知道答题技巧,自己怎样想就怎样答,写得满满的结果6分的题只得了4分;有时考虑太多,结果答案很简单,费时却又失分;有时读不太懂等等。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第二轮对这一板块的复习该怎样才能快速提升呢?下面我们提几点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1、 我们要确立这一板块的学习目标并用最少的时间搞定它。
如果语文要120分以上,那这道题得分目标就应定在17.6分以上。如果定在17.6分以上,那每道题最多只能丢1分,有些题甚至不能丢分。
从现在起,每三天里做一篇文学作品阅读,然后将自己所做答案与参考答案对比,找出差异,总结规律,形成技巧。
2、我们要通晓这一板块的考试内容并能很快的融合起来。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应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能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1)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4.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把握考点: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重点句子的含义;语段大意概括;篇章意境或主题的理解;探讨创作背景或意图。
3、我们要预测这一板块的考试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