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00字。

  《窦娥冤》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2.了解剧情;以第三折中《滚绣球》、《耍孩儿》等曲词为重点,赏析戏曲语言。
  3.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4.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5.结合人教版配发的《第二课堂》“学习活动”练习,开展研究性活动。
  教学重点: 即目标之⑵、⑶、⑷
  教学难点:
  1.第三折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指斥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2.对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 [耍孩儿]等曲子的理解,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
  教学方法:1.先观看戏曲或电影《窦娥冤》;  2.讲授与研究性阅读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学习: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出封建礼教的罪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的中国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什么“王法”要被毁灭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
  二、作者与元杂剧介绍: 
  1.本色派元杂剧作家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生卒年不详。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其中有几种是否为关汉卿所作尚有争议;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所谓本色派:指关汉卿不以仕途功名为念,保持生活与性格的真实,作品与生活性格的一致。
  欲了解关汉卿,必得从他所写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曲着手。兹录其尾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