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4430字。

  仙游一中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人:林中原,满分150分,答卷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众女嫉余之娥眉兮,                   。(屈原《离骚》)
  (2)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
  (3)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5)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
  (6)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吴良,定远人。初名国兴,赐名良。与弟祯俱以勇略闻。从太祖起濠梁,并为帐前先锋。良能没水侦探,祯每易服为间谍。张士诚兵据秦望山,良攻夺之,遂克江阴。即命为指挥使守之。
  时士诚全据吴,跨淮东、浙西,兵食足。江阴当其要冲,枕大江,扼南北襟喉,士诚数以金帛飨将士,窥衅。太祖谕良曰:“江阴,我东南屏蔽,汝约束士卒,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已。”良奉命惟谨,备御修饬。以败敌功,进枢密院判官。士诚大举兵来寇,艨艟蔽江,其将苏同佥驻君山,指画进兵。良遣弟祯出北门与战,而潜遣元帅王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合击,大败之,俘斩甚众。敌宵遁。寻复寇常州,良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当是时,太祖数自将争江、楚上流,与陈友谅角,大军屡出,金陵空虚。士诚不敢北出侵尺寸地,以良在江阴为屏蔽也。
  良仁恕俭约,声色货利无所好。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暇则延儒生讲论经史,兴学宫,立社学。大开屯田,均徭省赋。在境十年,封疆宴然。太祖尝召良,劳之曰:“吴院判保障一方,功甚大,车马珠玉不足旌其劳。吾其无东顾忧矣!”命学士宋濂等为诗文美之,仍遣还镇。寻大发兵取淮东,克泰州。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太祖诣江阴劳军,周巡壁垒,叹曰:“良,今之吴起也!”洪武三年进都督同知,封江阴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四年讨靖州、绥宁诸蛮。五年,广西蛮叛,副征南将军邓愈帅平章李伯升出靖州讨之。数月,尽平左右两江及五溪之地,移兵入铜鼓、五开,收潭溪,开太平,歼清洞、崖山之众于铜关铁寨。诸蛮皆震慑,内附,粤西遂平。
  (节选自《明史•吴良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汝约束士卒,毋外交             约束:管束
  B.寻复寇常州                     寇:侵犯
  C.暇则延儒生讲论经史             延:召见
  D.在境十年,封疆宴然             宴然:安定太平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吴良有“勇略”的一项是(   )(3分)
  ①能没水侦探                      ②潜遣元帅王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
  ③奉命惟谨,备御修饬              ④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⑤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            ⑥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
  A.①②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阴为军事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吴良在担任江阴指挥使时,奉太祖命休整防备,不主动出击。
  B.太祖对吴良评价甚高,认为他在保障一方安定上功劳很大,让宋濂等人写诗文赞美他。
  C. 吴良在担任都督同知期间,不仅枕戈达旦,训将练兵,而且还兴办学校,大开屯田,因此深受太祖欣赏。
  D.在平定广西蛮族叛乱时,吴良仅用数月时间,就剿清了叛军,其他各蛮族深为震慑,纷纷归附。
  5.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士诚数以金帛飨将士,窥衅。
  ②太祖诣江阴劳军,周巡壁垒,叹曰:“良,今之吴起也!”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6分)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