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20字。

  有效才能高效——《蜀道难》实录及反思
  教学内容:高一年级必修3第二单元第一课《蜀道难》。
  所用班级:济源一中高一XX班。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实录整理、反思:高级中学——陈爱玲
  教学目标:
  1.名句默写。
  2.回顾思路,增强学生在文章中搜集、概括能力。
  3.体会艺术特色。
  反思:
  《蜀道难》是李白诗歌作品中最出色的一篇,其思想内容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为历代文学家及评论家所公认。是高一年级必修3第二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主要研究唐代诗歌,不仅让学生进入诗歌情境领略诗词独特的审美情趣,而且让学生通过朗诵提高学生对诗词的感悟能力。
  新考纲明确规定:学生应该初步具备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并且高考试题也由过去的客观题型变成主观题型。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答题的难度。鉴于高一学生平时考试诗歌鉴赏失分较多,并未完全具备诗歌初步鉴赏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有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尤其是在诗词的表现手法、写作特色以及对思想内容、名言警句的赏析方面下很大功夫。
  课堂实录及反思: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说起李白,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他的“床前明月光”了,那里有真挚的感情,有绮丽的词句,今天,我们再来一起学习他的非常有名的一首诗《蜀道难》,这是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漏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和关切。
  2.学生不由齐声背《静夜思》。
  3.教师板书《蜀道难》
  反思:
  此导语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拿学生最容易的诗来导入,一方面在于营造一种诗情氛围,便于学生全体参与;另一方面突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面教学步骤的展开作铺垫。
  绿色字体属于提前设计的教学内容,但因为刚开始有点慌,忘了。另外,板书《蜀道难》时候,先写了两个字“蜀道”,后害怕我板书过程中学生无事可干就给学生布置些内容,然后才板书了“难”字;教了15年学,看到那么人多听课,还是不老练,出现了以上问题,这主要是自己平时作课少的缘故,以后需要加强训练。
  二、名句默写:
  1.学生高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计时3分钟)
  2. 教师指定两个学生上台默写,其余学生在下面写
  3. 教师提问名句。(3句话)
  4. 学生互相对改
  5. 老师以举手的方式检查全对的学生
  反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